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2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进军欧洲已经不再是口号

2015-02-2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吴家明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有人说过:没有问题哪有机遇,问题就是机会,低迷就是机遇。用这句话来形容现在的欧洲似乎非常贴切。

  经历了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欧元区经济仍在艰难前行,欧洲央行也在不遗余力地刺激经济复苏,希腊还时不时跑出来“抢戏”。正是这样的一个“是非之地”,却吸引了许多敏锐投资者的眼光。

  就在国内春节假期期间,“股神”巴菲特兑现他的承诺,以4亿欧元收购欧洲最大摩托车零部件零售商Detlev Louis Motorradvertriebs,也成为巴菲特欧洲收购大潮的开路先锋。

  今年2月初,巴菲特就对外放话,可能会在西欧买入一家小型企业,而且想在海外买下更多公司。此前,巴菲特的投资多集中在美国。他曾在写给股东的信中表示,美国才是机遇的主要源泉。不过,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步伐领先其他发达市场,企业估值也大幅攀升,巴菲特近几年也指出,很难找到所谓的投资“大象”。

  纵观巴菲特投资特点,长线投资、价值投资、善抓抄底是其三大特征。如果说投资美国已经不能算“抄底”,那么投资欧洲就很符合巴菲特的一贯投资策略。“欧洲自然是我的猎物,目前的经济问题不会让我气馁,因为欧洲有数亿人口,人们收入高,有创造力,是并购的绝佳地区。”巴菲特说,“美国是我的初恋,但我看到欧洲对我们有很多可能性。”

  巴菲特把欧洲经济低迷问题不当回事,反而当作抄底时机,一些投资大师也是这么看。自去年第四季度起,亿万富豪、对冲基金巨头索罗斯的基金管理公司开始撤出美股,将资金转向亚洲、欧洲市场。有消息指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已投资了20亿美元亚洲和欧洲企业股票。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一直表现都弱于美国股市的欧洲股市,今年年初开始有所起色,德国、法国、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股市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都超过10%。

  大量来自中国的资金也不断进入遭受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欧元区国家。路透最新统计显示,去年中国企业境外收购的交易金额超过518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境外收购额达到177亿美元,同比增长90.8%,是自2008年以来交易金额最高的一次。 美银美林分析师吉姆指出,中国保险企业的表现异常活跃,这些中国金融机构非常仔细评估在欧洲市场的机会,一旦找到大的机会立即行动。

  就算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玩法。对于许多国内投资者来说,到欧洲买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如今的塞浦路斯等欧元区外围国家,花不到30万欧元就可以买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别墅,甚至还有“买房移民”机会,让买房更像是去“捡便宜”。

  问题都解决了机会也就没有了,或许对一些人来说很棘手的问题,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是难得机遇与机会。进军欧洲,已经不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机 构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公 司
   第A006版:聚焦深圳旧改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数 据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信息快车
进军欧洲已经不再是口号
谷歌发力移动支付 挑战苹果和三星
苹果投资欧洲 市值破7700亿美元

2015-02-25

环 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