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澳对中国购房者征税应引起反思

2015-02-2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余丰慧

  澳大利亚计划对外国购房者征税,这是国际社会日趋抵制富裕中国房地产投资者的最新迹象。

  虽然按澳大利亚政府官员解释说,不是针对单一国,但此时出台限制外国投资者购房还是有明显针对性的。去年,中国投资者对澳大利亚房地产的投资飙升60%。理解为针对中国不为过。

  其实,不仅澳大利亚针对中国购房者出台限制措施,而且此前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推出了类似但更具惩罚性的税收,主要目的就是抑制中国内地的资金洪流涌入本国市场。

  澳大利亚出台的针对外国购房者的税收措施是,任何想买100万澳元以下住房的外国投资者,将要缴纳5000澳元的申请费。如果要买超过100万澳元的房产,购买价格中每多100万都要交1万澳元申请费。非常直截了当。而且,政府还承诺执行有关禁止非居民购买二手房(而不是新建住房)的现行法规。违者将被罚款,罚款额最高可达房产价值的25%。

  根据现有规定,非澳大利亚居民并没有资格购置现房,但可以购买新建房屋,而暂住居民则可购买一处现房。澳大利亚政府将住房限购政策运用在了中国等外国购房者身上。此前执行不严格,现任政府将开始严格执行。

  澳大利亚政府之所以如此严厉地限制中国购房者,主要是认为,中国富豪们的购房行为推高了悉尼等城市的房价,居民怨言很多。澳大利亚央行也认为放任中国等国外投资者购房在某种程度上抬高了悉尼的房价。

  因此,此次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税收、收费和限购三箭齐发的限制措施,目前就是要遏制房价上涨。正如该国一位官员所说:“在未来几周,联盟党政府将颁布更多针对住宅用地的相关规定,我们希望将房价控制在民众可接受的范围内。”

  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都是市场机制非常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对外国投资者在本地买房竟然使出行政化色彩非常浓的措施加以限制,应引起中国全社会的反思。

  从房地产上来看,受土地资源稀缺性预期影响,房地产是最容易被投资炒作的对象。掺杂投机炒作成分后,供需信息基本就会失真,无法反映真实“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住房价格在内的房地产市场完全依靠自由市场来运行是否靠得住,需要商榷。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国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情况说明,放任房地产市场化自由发展的结果只能是,富人占用过多的住房资源,住房成了富豪们投机炒作分享的盛宴;房价越来越高,使得中产及以下收入者买不起房或者依靠几代人积攒的收入高负债买房。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将房价控制在民众可接受的范围内”,不惜采取由过去疯狂吸引鼓励中国投资甚至出台买房投资移民政策,到今天采取税收、收费和限购三箭齐发限制中国投资者买房,这个180度大转弯着实让中国政府思考。

  为了百姓能够买起房,政府必须有所作为,不能完全放任自由市场机制来左右房地产市场。限购、限税、限贷、限户型等无可厚非。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住房问题上“将房价控制在民众可接受的范围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资本主义的澳大利亚政府能够做到,社会主义的中国政府更应该做到。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是,中国资金正在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美国、英国、希腊等世界各地疯狂投资买房,由此可见,不仅外资企业撤离中国有增多的现象,而且中国资金也在大举流向海外。这是否说明中国投资环境发生了一些问题呢?

  这些年,高房价、高物价、高污染等使得许多中国城市已经不宜居,许多人觉得城市生活成本很高,对健康威胁很大。宏观政策方面,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服务意识淡薄,投资兴业手续繁杂,从事经济活动的时间成本、费用成本、脑力体力物力等成本非常高,甚至可说是罕见的,特别是腐败支出成本之大,更是惊人。这些都令企业和投资者难以长期承受。加之,被质疑为选择性反垄断等执法行为,都成为内外资撤离中国的部分原因。改善生活和经济活动环境,已显得急迫,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公 司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评 论
   第A009版:市 场
   第A010版:期 货
   第A011版:舆 情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数 据
   第A014版:信息披露
   第A015版:信息披露
   第A016版: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该如何向李嘉诚学习公司重组
不动产统一登记 短期不会影响楼市供求
农地入市要防范基层“坑农”
五家上市城商行获批定向降准
澳对中国购房者征税应引起反思
如此“洛阳纸贵”当休矣

2015-02-27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