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克观银行 正在加速裂变的银行市场 2015-03-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罗克关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上周,齐聚北京的银行代表们对经营环境变化表达了不少无奈,但身在南国的证券时报记者却有一些别样的感受。近期与一些圈内朋友的交流中,也不少人认为随着市场需求和政策框架的变化,市场旧有的均势格局会加速裂变。这种判断其实也契合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维——既然有些银行的脚步会在市场变化的浪潮中慢下来,那一定就有其他的银行会赶上来。眼下的格局虽然不比上一轮周期中什么银行都挣钱的皆大欢喜,但有赚有亏、有进有退或许才是一个正常的状况吧。 政府工作报告中与银行相关的政策表述基本有两个。存款保险制度的要求是“推出”,而利率市场化则沿用了“推进”的提法。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上周对媒体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中国银行外部监事梅兴保更是乐观地表示,五一前后这项酝酿已久的基础制度就有可能对外公布。 按这个节奏,商业银行距离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满打满算也就2个月左右的时间。而这一步要是跨过去了,整个行业的变化将非常巨大。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一次强调了民营银行的组建和准入将是“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上限”,进一步凸显了增大供给来倒逼存量机构变革商业模式的政策意愿。如果利率市场化更进一步的话,显然会有一些银行更加难受,甚至不排除出现困难。这种预期,市场中存量的机构不可能没有,去年底以来很多商业银行在风险偏好上的审慎一定程度上也是源自于此。眼下这一轮的政策宽松,显然和2009年是不一样了,银行将要对自己资产负债表的选择负更大的责任。 不过正如2009年以来一些银行放弃政府融资平台,转攻小微企业和同业市场所得到的收获一样,2015年也同样会有银行得益于此前做出的战略选择。回顾2003年以来的国内银行发展轨迹,规模适中的银行大约5~6年一轮的发展周期也非常清晰。在记者看来,这意味着银行如果能够把握市场潮流及时调整战略,即便是市场存量的重新划分也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假如以2014年作为起点,未来5~6年的市场方向会是什么?大数据、互联网、进一步的金融深化、整体经济从投资转向消费,这些都有可能在不同的侧面影响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即便是当下令市场谈之色变的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未来5~6年之间也未尝没有新的机会。但有一点已经非常明确,未来没有任何一家银行能够做到所有业务都非常强悍,所有市场都全面通吃。 选择一个方向,继而将自己打造成这个方向上最有效率的市场机构才是银行应对经营环境变化的不二法宝。一个有效率的银行体系也应该有这样多元化的业界生态,能够从不同侧面去满足越来越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其实现有的银行从业人员不乏眼界开阔的能人,以现有的市场资源和市场深度,一些以往只能在教科书上推演的商业模式也有实现的可能。只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缺乏一个有效的催化剂,就像过去两年互联网为小微金融和零售银行带来的改变那样。 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呼吁大家不要过度解读M2而忽略实际的经济增长一样,银行在面临市场环境改变的时候也应该更多顺应潮流,而不仅仅是将目光聚焦在某一条具体游戏规则的变化上。因为从长期看,任何一项中介目标都是为大的市场趋势而服务的。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