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股市&舆论 各领“疯”骚 2015-03-2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赖梓铭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赖梓铭 3月25日,上证指数结束了罕见的“十连阳”行情。期间,大盘创下了7年新高,创业板指则屡次创下历史新高。而伴随着股市疯长,舆论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疯狂。 牛市不言顶? 正如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在其文章中所言:“每当牛市发生后,总会有许多解释牛市的理论;而每当泡沫破灭时,才会出现解释泡沫的逻辑。”伴随着股指连日的上涨,媒体突出报道了一个又一个的利好消息。 行情是从官方正式回应一个传闻所开始的。3月上旬,市场上流传着关于3万亿地方债务置换的传闻,传闻在发酵中还出现了“中国式QE”一说,引发大量媒体报道,3月11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正式回应此事,同时透露财政部批准的地方债置换规模是1万亿,当天上证指数上涨0.15%,是十连阳的开始。 随后媒体又报道了更多利好消息。3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记者会上表示,不赞同调控产生的增量资金进入股市就不是支持实体经济。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这些消息都被认为是提振股市的重要因素。 3月20日,证监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达对当前股市行情的看法时表示,近期股市上涨“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这一引语被许多媒体着重突出。有舆论将其解读为监管层力挺股市,也有舆论认为,媒体报道断章取义,对证监会表态中关于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公司估值高、杠杆资金较活跃等风险提示轻描淡写。 股市屡创新高之际,舆情中引人注目的除了政策面利好消息之外,还有媒体对行情火热的报道。有媒体报道多家券商交易系统故障,出现“堵单”,原因是“熊市系统”跟不上牛市的行情,也有媒体报道飙涨的新增开户数、吃紧的券商融资额度、发行火爆的偏股基金。 媒体报道的关于股民赚钱的个案也纷至沓来,3月24日,有媒体报道90后股民在本轮行情中本金3个月翻番,次日,有媒体找到了更生猛的新闻,90后股民炒股4年累计赚得1.5亿元,还有媒体翻出了一年前的报道,有股民炒股赚到钱买活鳄鱼宴请朋友被追责,这则旧闻被许多媒体所转载。 各家券商纷纷看多,也引来许多媒体报道和转载。比如,申万宏源近日发布的春季A股投资策略报告称“A股市场向上的‘英雄时代’仍在进行时”;摩根士丹利3与17日有研报认为,预计A股较当前水平还有15%~40%的上涨空间,上证综指年终目标位在4000~4800点;国泰君安有研报认为企业转型和政府改革催生大牛市;兴业证券更是喊出了“牛市不言顶”。看多的券商还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等,看空者鲜见。国海证券近日有研报认为未来将有20%以上幅度的中级调整,被有的媒体解读为“盛世危言”。 市场走好,一些公司以及监管层的动向也引来热议。鹏博士3月18日公布56亿元定增方案,公告充斥广告用语,募投项目被市场人士嘲为“牛市不抓紧骗钱,难道等熊市?”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全通教育,市场人士围绕着这家市净率一度接近100的公司编撰了许多段子,其最终因证监会严打股价操纵的传闻而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本周证监会将审核13家公司的首发申请,3月份以来发审委审核工作不断提速,过去的3个星期已审核32家企业,有评论认为“险在供给侧”。 涨是国家意志? 关于本轮行情的解释众说纷纭,地方债务置换、互联网+、一带一路、亚投行、国企改革以及预计还会继续的降准降息,兼而有之。有观点将这些笼统地归结为“国家意志”。 香港《经济日报》刊发社论认为,“近期中央渐调整策略,不断放风催旺A股牛气,欲以股市泡沫替代楼市泡沫,换支柱托经济”。某门户网站财经频道更是推出专题,编前语部分写道“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本轮牛市背后存在国家意志:经济转型寄希望于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要发展需要股市直接融资资金支持,因此,本轮牛市,是个人致富和经济转型的双赢选择”。 另有观点则认为这些都是“借口”。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向媒体表示,此轮上涨本质是“有钱没处花”,所谓“有钱没处花”是指恰逢全民资产配置时代,房地产出现下行拐点、世界范围内长期利率出现下降趋势、货币资产愈加廉价、通胀陷入低迷怪圈、大宗商品迈入长期向下周期,居民资产在被动重置的压力下流入股票市场。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及其团队在3月25日发布的研报亦认为,在宽松政策导向的指引下,再加上存款统计口径等监管约束方面的调整,带动了实体经济领域信贷利率的下降和流动性的充裕,并从资金面上推动了近期的股票上涨。该研报并未对目前市场估值发表看法。 至于舆论对目前市场的看法,许多接受媒体采访的分析师的态度相对模棱两可,以“近期将调整,中长期看好”为主。另有一些撰写专栏以及活跃于微博的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市场泡沫严重,在各种专栏文章中从“市梦率”延伸到“市胆率”、“市傻率”等,新词不断。 比如,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在其专栏文章《市啥率,就是啥率》中认为,上证已经有效地突破了我们之前预测的3400点价格目标,中国股市已不再便宜,而最后的这几百点的冲刺将充满巨幅的市场波动。 有市场人士在微博中谈到了股票技术分析的新解,“股票一旦走出来大行情往往超脱基本面,就像我觉得现在什么股票都不值得投资,结果博弈占据主导,也就是不变的人性走出不变的K线”。还有人认为要使投资者理性需要破除T+1机制,因为该机制人为地放大了博弈的绝对重要性地位。 财新记者蒋飞在其评论文章中再次提到了中国股市的“元问题”,高估值的上市公司并非一定有很高的行业壁垒,只是有力的竞争对手还被挡在A股场外,只有放开新股供给方能摆脱零和博弈的游戏以及牛短熊长的悖论。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会有负罪感。”3月26日早上,凤凰财经的官方微博用了这句话来与网友道早安,一些网友很自然地将此理解为对近日股市的评论。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