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伞形信托大面积叫停 监管层紧盯伞形分仓系统 2015-05-0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卓卿
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 “近两周以来,我们几乎没有新的伞形信托落地。”南部某信托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国民信托证券投资部门相关人士则告诉记者,该公司已经收到与之合作多家券商的通知,不允许新开设伞形信托账户,也不允许新设主账户旗下的子单元。 继今年2月叫停券商代销伞形信托后,4月16日,证监会针对券商两融业务再次强调,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 证监会三令五申“禁伞令”之后,成效已然显现。 伞形信托大面积暂停 证监会此番“禁伞令”的威力超出业内人士的预期。 继今年2月叫停券商代销伞形信托后,4月16日,证监会再次发出“禁伞令”。 由于证监会上述政策并没有执行细则,起初市场各方对这一禁令的解读并不一致,执行力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但近两周以来,各大券商对上述禁令的执行愈发严苛,伞形信托实际上已经大面积暂停。 东部沿海某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部门负责人称,“大券商对‘禁伞’要求执行得尤为严格,中小券商也亦步亦趋。开设新伞已经没有商量余地,存量伞形信托的主账户在一些券商仍可以新设子单元”。 据记者了解,根据信托公司此前拟定的合同,部分伞形产品对子单元数量有规定,如不得超过20个子单元之类。如今券商暂停开设新伞账户,信托公司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对此前的合同进行修改,以增设子单元。 “但子单元增设也不是无穷尽的,理论上讲,每个产品都有安全区域的规模上限。”上述东部沿海信托公司相关人士说。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获悉,证监会“禁伞”措施的连锁反应已然显现,诸如信托公司上调子单元准入门槛;银行主动收缩杠杆、放款谨慎;伞形信托融资利率水涨船高;券商、银行等合作方要求信托公司保证新增子单元不接入分仓系统…… 连锁反应逐渐显现 “子单元增设虽然短期内应该不存在问题,但考虑到性价比,我们已经把此前100万元、300万元的门槛提高至500万元,甚至1000万元。”上述南方某信托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称。 至此,抬升伞形信托子单元设立门槛是业内公司的一致选择,他们普遍开始甄选大客户,不愿接受净值较低的客户。 受此影响,银行方面也越发谨慎。“除却收缩杠杆外,银行放款也比以往谨慎,流程耗时也更长了。”信托业内人士直言,伞形配资利率水涨船高也在所难免。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在伞形信托风生水起之时,全套配资成本基本在8.1%~8.2%之间,个别情况下甚至可以低至8%以下。如今,融资利率有所上浮,伞形配资全套配资成本在8.4%以上,也不再存在讨价还价的空间。 某二线城市信托公司相关业务人员称,他对融资利率上行有明显感受,新近敲定的一单伞形配资融资利率已超过9%。 也有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与之合作的券商或银行甚至提出要求,保证新增子单元不接入某知名行情公司的分仓系统。 “比如,找银行配资,他们要求我们签订承诺书,相关产品不会接入上述系统。”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士称。 另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中部某券商已在内部下达文件,要求旗下所有账户禁用该分仓系统,不过该文件尚未开始正式实施。 “这份文件如果实施,不仅对新增的子单元产生作用,存量伞形产品也将被禁用该分仓系统。内部已经发文停用,但还没有正式实施,我们还在观望,正如业内其他公司一样。”上述中部某券商部门业务人员透露。 紧盯伞形分仓系统 尽管暂停开设新伞账户不会给相关金融机构营收利润造成重大冲击,但伞形信托这一业务机会可能丧失却在不少业内人士预期之外。 “2月初,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也下发过文件,禁止证券公司通过代销伞形信托、网贷(P2P)平台、自主开发相关融资服务系统等形式,为客户与他人、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融资融券活动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务,但伞形信托业务并没有受多大影响。4月16号这次重申之后,我们接触到的所有券商都非常谨慎,影响之大确实超出我们意料,业界对伞形信托已经比较悲观。”南部某信托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说。 根据招商证券年初估算,彼时伞形信托的规模在3000亿元~4000亿元,大致为两融余额的三分之一。 “现在伞形信托的规模肯定不止这些,但也不会很夸张,或许在5000亿元左右。相对于信托业14万亿元的管理规模,伞形信托谈不上是大类别,信托公司在这项业务的收益率也不高,也就是赚个通道管理费,所以不会对信托公司的营收造成大冲击。”一位资深信托经理说。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监管层此次决意“禁伞”,目的不在于禁用伞形信托这一正常的金融产品,而在于遏制挂靠于伞形信托的分仓系统。 据了解该分仓系统是由某公司开发的一款全托管模式金融投资云平台,可以将一个证券账户下的资金分配成若干独立的小单元进行单独的交易和核算,也就是业内所称的伞形分仓功能。 去年年中以来,大批配资公司诞生,它们以自有资金充当伞形信托劣后级,通过该系统进行再分仓,以1∶5甚至更高的杠杆比例,将“伞中伞”分拆销售给不同投资者,资产门槛低至千元。 “监管层此举的真正目的我们不能确定,但伞中伞以‘杠杆极高,门槛极低’为特征,指数已攀升至4000点以上,收紧风险敞口确实有必要。目前来看,证监会4月16号下达的要求也已经达到防范风险效果。”华南地区某信托公司业务负责人称。 杨卓卿/制表 吴比较/制图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