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人相食:从经济问题到人性问题 2015-07-2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王国华
【经济钩沉】 正史中披露的“人相食”,多是改朝换代后,新朝以此抹黑前朝,佐证自己的正当性。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狂人打开史书,看到写满了“吃人”两个字。老师们给学生讲课时,将“吃人”解释为礼教杀人、礼教吃人,说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吃人的关系。这么理解也许有其道理,但事实是,史书中确实记载着好多“吃人”事件,没有隐喻,是实打实地吃人,张开嘴,吧唧吧唧咀嚼的那种“吃”。并且,早期的吃人记载多出现在史书的“食货志”中。食货志是干什么的?谈经济问题的。吃人是个经济问题。衣食住行,温饱排在前两位。人肉是食物的来源之一。 《汉书》中提到,西汉初年,天下尚未平定,诸侯并起,老百姓无法正常从事生产,饥荒开始蔓延。“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一石米卖到五千钱,买不起啊,只好吃人肉。战死的、饿死的、被吃的,天下的人死了一半。这里有个问题,米贵,人肉就不贵吗?吃不起米吃人肉,这不合理啊。其实,那时候有一个通行的办法,叫易子而食。自己不忍心吃自己的儿子,那就吃别人的儿子,同时把自己的儿子送给别人吃。从经济角度讲,这是平等交换,没付出成本,又都解决了果腹问题。还有一些“人相食”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偷偷割取死者的肉充饥,杀掉路人吃其肉,军队把俘虏吃掉或者把平民百姓吃掉,唐末起义军黄巢就曾用石磨碾碎人肉充当军粮。自然,也有人花钱去人肉市场上买人肉来吃,穷苦家庭卖掉亲人给屠夫,屠夫将其宰割后零卖。总之,“人相食”让一部分人成为盘中餐,养活了另外一批人。 同样是《汉书》中,写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琅邪,山东古地名,曾为琅玡国、琅玡郡,范围在青岛东南、临沂一带。到了成帝永始二年,梁国、平原郡又发水灾,“人相食”,刺史、太守等官员皆被问责免职。王莽新朝末年,盗贼群起,官匪争战,将吏乘机做大,为所欲为,横征暴敛,北方边境以及青州、徐州等地“人相食”。 人吃人毕竟不是回事,王莽便派遣官吏奔赴各地,教给老百姓“煮木为酪”,煮木头吃。吃无可吃之际,人肉总会和各类奇葩食物一起出现在餐桌上。《新唐书》中提到,唐朝末年,全国大旱,冬储菜蔬和粮食全被吃完,贫家用草籽磨面,用槐叶煮粥。虽没营养,好歹可以骗一骗肚子。唐昭宗时,凤翔为梁兵所围,“城中人相食,父食其子”,人饿坏了,动物本性恢复,连易子而食的面具都懒得戴上,直接吃自己的儿子了。 《晋书》中则提到,东汉末年,董卓被设计诛杀,其手下李傕、郭汜自相攻伐,“于长安城中以为战地。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盈积,残骸余肉,臭秽道路。”又是粮贵,又是吃人。不过,此前的“人相食”都是简单一句话带过,似乎可证此事之普遍,也可证时人对此之麻木,后人从中读不出时人太多的态度和感受。而此处的“人相食”有了细节,白白的骨头扔得遍地都是,割下来的肉臭不可闻,画面感强,易给读者带来直接的感官刺激和想象空间,也会让他们心理上产生震撼,并开始排斥和反感此事。读者有空可以读一读纪晓岚著作《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中关于“菜人”的章节,再读一读余华的小说《古典爱情》(在网上随时可以搜到),看看“人相食”是一件多么惨烈的事情。血淋淋的、原声再现的细节描述,终于让“人相食”由经济问题变成人性问题。 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人相食”事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但不再出现在“食货志”中,而是出现在零零星星的野史记载中。当政者都学精了,想方设法要把这么黑暗的事遮盖掉。后人只能从民间野史中管窥一二。正史中披露的“人相食”,多是改朝换代后,新朝以此抹黑前朝,佐证自己的正当性,反叛者以此让当政者难堪。通过狗咬狗式的揭发和撕逼,“人相食”这种反人类反社会的事件得以留下痕迹,昭示后来者以此为戒。 (作者系深圳作家)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