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犁铧,梨花 2015-08-2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王国华
【经济钩沉】 在北方农村,犁和耙如今基本都消失了,就像当年的呼机一样。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唐。 以上题目来自中学历史题库。看完之后我笑了。中国古代的农具从出现第一天,就在无尽的变化中,一时一地尚有不同,用搞学问的态度来打量农具,硬是给它划分阶段,搞出条条框框,我只能呵呵呵。《耒耜经》是唐朝著名诗人陆龟蒙撰写的专门论述农具的经典著作。但在当时,可能就是一部工具书,介绍一下农具的来源、结构、使用方法等。虽然这些文字现在读起来很拗口,如:“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古人读时不一定为难,毕竟是非常普及的生活用品,随时能看到,可以跟书中提到的名词一一对上号。 那么,陆龟蒙介绍的这个东西叫什么呢?就是今天的犁铧。说“今天”有点不准确,这个东西“今天”几乎消失了,而在我国北方的农村,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很常见。一些文章常常煽情地提到“松软的土地”,其实土地大多是很硬的,撒种前必须经过人工松动。耒耜即为松动土地的工具。其外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我记忆里的犁铧,应该是最后的耒耜,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犁,一部分为耙(此处读作“爸”)。犁为铁铸,下面是尖利的犁铧,像是特大号码的箭头,可深深扎入土地中,划开土地的皮肤。使用过的犁铧,被打磨得闪闪发亮。上面是一根木制扶手,用以调整犁铧的方向和深度。耙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框,类似东北农村常见的狗拉爬犁,只是下面整齐地钉了一排排铁齿,仿佛把五六个钉耙粘连在一起。松动土地时,以马、牛、驴、骡等牲畜在前面拉动铁犁,人在后面扶稳,铁犁豁出一道道深沟。然后,再用牲畜拉耙,人站在耙上,手牵缰绳固定住身体。在土地上走一遍,把豁开的土地平整一遍,便可播种。有犁无耙或者有耙无犁,都是不完整的。 我们附近有的村子把耙称为“拉拉”。十里不同音,对农具的叫法也不一样,但都很形象,体现了底层民众的智慧,也体现了事物的复杂性。 这种最原始的耕种方法也有危险。比如牲口忽然受惊,猛地乱窜,扶犁人或者踩耙人会被带倒,被犁或者耙刺伤。大概是三十年前的八十年代,我家和邻居合作耕地(一家出牲口,一家出农具)就发生了状况,忘记了当时是我父亲还是邻居被牲口带倒,锋利的耙齿从脚面上划过,鲜血淋漓。 河北南部及京津一带,有一种梨花大鼓,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叮当作响,颇有特色,后将犁铧大鼓错讹为更文艺范儿的“梨花大鼓”。犁铧普及、易得,艺人们因陋就简,有什么用什么,倒成就了一种不错的乐器。 在北方农村,犁和耙如今基本消失了,就像当年的呼机一样,倏忽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联合收割机。没有了犁铧,也就少了耕种者和土地的一种亲近方式。但我知道,农民根本不稀罕这种听来颇具诗意的方式。实际操作太累太辛苦,完全没有诗意。社会进步,必然要抛弃一些东西。 (作者系深圳作家)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