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5年10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金融调控 可从供求两边同时着力

2015-10-1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王勇

  10月10日,央行宣布,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等9省(市)推广试点。笔者认为,央行此举是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更重要的,可以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为实体经济增加信贷支撑。针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不振的现实,金融调控可以从信贷供求两边同时着力。

  有效盘活

  商业银行信贷存量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指银行将达标企业的全部信贷资产打包,建立质押品资产池,向央行预先申请备案,央行从银行备案的信贷资产池中选择适当的信贷资产,按照一定比例折扣后用于质押,然后给银行发放再贷款资金。

  早在今年2月央行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曾披露了盘活信贷资产的新渠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并指出,2014年,央行总行在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评级试点,将经央行内部评级的金融机构优质信贷资产纳入央行合格抵押品范围,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由于试点地区初步建立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基本制度、操作规程和央行内部评级数据库,并开展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操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实践表明,央行试点将信贷资产列入再贷款抵押品范围,确实能使原先不易获得流动性的信贷资产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之外又多了一条盘活的渠道。所以,这次央行宣布在9省(市)推广试点,就是首批试点地区经验的继续推广。央行要求,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部分贷款企业进行央行内部评级,将评级结果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纳入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可接受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可以说,这一政策举措,从信贷供给角度,有效盘活商业银行信贷存量,大大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能力。

  实体经济信贷需求

  有萎缩趋向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实体产业低迷,已经影响到企业的信贷需求。从笔者的调查情况和相关经济指标来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已在有意识地压缩产能,放缓信贷需求。实体经济投资扩能意愿普遍不强,企业融资渐趋保守。2015年已过去大半,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不少企业反映,因原材料、人工、融资成本均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前景不明朗,那些可做可不做的订单最好暂缓。所以,今年以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在他们看来,现在已经不是企业“缺不缺钱”的问题,而是根本不敢随便花钱。在不久前笔者调查的10家小微企业中,仅有2家企业表示有信贷需求。此外,转型升级和打造自主品牌的不确定性风险也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由于信贷市场需求疲弱已经严重影响到银行信贷投放,有的银行授信额度被迫压缩。一些经营情况不太好的企业想要贷款,而商业银行考虑到风险不敢贷。同时部分现金流相对充足的企业,注重资金成本,对贷款规模也采取审慎策略,同时,因为投资前景不明也不想要银行的信贷。但值得关注的是,还有一些出现亏损的小微企业主,虽然有迫切的信贷需求,想从银行贷到周转的钱,以维持经营,但是融资空间却狭窄。如此发展下去,未来形势堪忧。

  调控政策应在

  供需两边同时着力

  在信贷供给管理方面,信贷政策宜多管齐下,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针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物价涨幅回落、外汇占款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的形势,今年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搭配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流动性供给,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同时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

  而今,央行进一步将信贷资产纳入合格抵押品范围,同时,根据条件不断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范围,旨在盘活商业银行存量资金,增加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下一步,还要加强信贷政策的指引,适度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力度,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为棚户区改造、铁路、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千方百计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在信贷需求管理方面,管理层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国家推出的一系列经济金融政策及时进行解读和分析,尤其要让企业和个人认识到,当前经济下行只是经济新常态下所出现符合发展规律的暂时现象。随着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等政策措施的不断执行到位,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使我国经济形势得以改善。只要信心有了,投资需求和信贷需求自然就提升了。

  对商业银行而言,需要将国家的产业政策与央行的货币信贷政策的精神有效衔接,以此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信贷需求,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增强贷款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提高银行贷款质量。

  当前,在稳增长的基调之下,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银政企合作,引导地方政府将投资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鼓励民间投资以及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积极参与到PPP项目中来。商业银行在PPP项目中可以担当综合化的融资服务咨询机构的角色,一方面,银行为PPP项目提供良好的金融资源,包括贷款、投行、保险、信托等;另一方面,银行业将积极为项目提供设计和开发等顾问、咨询服务。另外,通过加强宣传和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激励消费信贷乃至全方位消费金融需求的不断增加。总之,只要上述有效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被激活,银行新增信贷需求也自然就会相应增长。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92版)
   第A002版:聚焦A股三连阳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综 合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公 司
   第A009版:基 金
   第A010版:数 据
   第A011版:数 据
   第A012版:数 据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第B053版:信息披露
   第B054版:信息披露
   第B055版:信息披露
   第B056版:信息披露
   第B057版:信息披露
   第B058版:信息披露
   第B059版:信息披露
   第B060版:信息披露
   第B061版:信息披露
   第B062版:信息披露
   第B063版:信息披露
   第B064版:信息披露
   第B065版:信息披露
   第B066版:信息披露
   第B067版:信息披露
   第B068版:信息披露
   第B069版:信息披露
   第B070版:信息披露
   第B071版:信息披露
   第B072版:信息披露
   第B073版:信息披露
   第B074版:信息披露
   第B075版:信息披露
   第B076版:信息披露
   第B077版:信息披露
   第B078版:信息披露
   第B079版:信息披露
   第B080版:信息披露
央行完善抵押品制度并非量化宽松
5A级景区资质就不该是铁饭碗
证监会对11宗违法减持案件集中听证
金融调控 可从供求两边同时着力
新版《证券法》为何迟到?

2015-10-13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