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准二股东神秘盟友举牌 ST景谷股权之争再生变 2015-10-2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映泉
见习记者 李映泉
自广东宏巨上位ST景谷大股东后,市场曾对公司资本运作充满期待。不过,随着二股东景谷森达近期宣布拟将股权转让,公司的未来平添变数。不仅如此,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机构亦“趁乱”举牌。ST景谷这盘棋上,隐约可见多方资本的角力。 但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举牌的“搅局者”澜峰资本与公司二股东挑选的股权“首选受让方”小康控股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倘若双方未来缔结为一致行动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宝座将再度易主。 前两大股东巨变 2015年,ST景谷虽然业绩持续恶化,甚至不排除被*ST处理的可能,但股东层面的巨大变化却为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想象空间。 时间倒回到今年一季末。彼时公司的前两大股东分别为景谷森达和中泰信用,分别持有公司24.67%、24.42%的股份,其中,作为国资背景的景谷森达以微弱优势保持着控股地位,而中泰信用的持股则因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处于被法院冻结状态。 变局发生在今年6月,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突然宣布解除中泰信用全部持股的冻结,与此同时,广东宏巨投资集团与中泰信用达成协议,以20.07元/股的价格全部收购了中泰信用所持有的ST景谷股权,成为公司新晋第二大股东。 7月9日,广东宏巨又增持400万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升至27.51%,一举夺得大股东宝座。 眼看控股权被夺走,景谷森达也不甘寂寞,但其打的算盘并不是争抢大股东地位,而是卷铺盖走人。 9月7日,景谷森达宣布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一次性整体转让其所持有的24.67%ST景谷股份。两周之后的9月23日,景谷森达宣布,在对三家意向受让方的综合评审后,择优确定重庆小康控股有限公司为股权转让协议的首选受让方。不出意外的话,小康控股就是公司的准二股东。 半路杀出举牌方 不过,就在公司第二大股东面临更替的当口,又似乎出现了新的搅局者。 9月9日公告披露,北京澜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自然人杨华于2015年7月24日达成一致行动的协议,通过二级市场及大宗交易买入公司股份。截至2015年9月8日共同持有公司股份64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构成举牌。 9月29日,杨华通过大宗交易将所持ST景谷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澜峰资本,截至当日,澜峰资本独自持有公司5%的股权。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澜峰资本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法人代表为董广。其表示,增持目的“主要是基于认可并看好该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此次股份增持持有ST景谷股份,获取上市公司股权增值带来的收益”。 准二股东的神秘盟友? 澜峰资本又是何方神圣?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机构似乎与景谷森达持股首选受让方小康控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在澜峰资本的官方主页上,其“投资案例”一栏中,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列,记者通过工商资料查询发现,小康工业的控股股东为小康控股。 但有意思的是,小康工业还出现在IPO预披露名单之中,拟于上交所上市。据其今年4月28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澜峰资本并不在其股东行列之中。 对此,证券时报记者分别通过官网上的联系方式致电澜峰资本和小康工业,但均未能获得解答。 记者在查阅工商资料时发现,一家名为“新民市澜峰和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公司再度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工商资料显示,这家有限合伙公司只有两家合伙人,分别为澜峰资本和小康控股,两者的出资情况并未公示。该公司的成立日期为2015年4月7日。 毫无疑问,仅以新民澜峰即可证明,澜峰资本与小康控股存在关联关系,不排除当小康控股取得景谷森达所持股权后,二者缔结为一致行动人的可能。 公司或临再度易主 对于刚刚取得大股东宝座的广东宏巨而言,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一旦小康控股与景谷森达的股权转让落实,且与澜峰资本联手,将合计控制ST景谷29.67%的股份,再度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根据当时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广东宏巨收购ST景谷24.42%股权的金额为6.36亿元,同时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广东宏巨在2014年底拥有8383万元货币资金,净资产为6.40亿元。 广东宏巨7月9日在二级市场上增持的400万股,若以当日成交均价(14.69元)计算,消耗资金在5876万元左右。这意味着为了获得ST景谷27.51%的股份,广东宏巨已经付出了接近7亿元的现金代价。如此巨额的现金支出,对于一家去年净资产仅为6.4亿元的企业而言并非易事。 令广东宏巨烦恼的恐怕还不止这一件事。9月29日,身陷囹圄的中泰信用实际控制人刘军通过朋友向媒体公开喊话,称其姐姐刘华涉嫌强占“泰跃系”资产,并对中泰信用和广东宏巨的ST景谷股权转让一事提出质疑。 有分析人士指出,ST景谷较低的负债、1.3亿的超小股本、不超过23亿的超低市值,是一块绝佳的壳资源,公司未来方向不外乎借壳重组这一条路。 不过,在多方资本的博弈之下,公司的控制权最终花落谁家仍然未有定数。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