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4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公车改革或引爆城市大交通变革

2016-04-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冯海宁

  据报道,3月31日,浙江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浙江省林业厅巡视员吴鸿在路上花了1个小时,因为没有座位,他站了一路;而浙江省民政厅一厅领导不会开车,早高峰没挤上公交又没打到车,就硬着头皮走了80分钟。

  2014年7月正式启动的公车改革,去年在中央国家机关已经完成,如今正在地方层面积极推进,这次车改使得长期享受专车接送的厅级官员及部分处级官员,不得不放弃专车改领公务交通补贴。从浙江车改情况看,不少厅级官员似乎不太适应车改后的生活。

  对普通上班族而言,无论是在公交车上站一个小时上班,还是挤不上公交打不到出租车无奈步行上班,恐怕早已习以为常,因为这才是真实的大城市生活——职工集中上下班,公共交通工具难以满足出行需求。笔者推测,随着地方车改推进,或将引爆地方大交通变革。

  首先,有利于促进公共交通完善。虽然之前某些厅官也坐过公交车,但只是偶尔乘坐,并没有全面体验公交车和地铁,恐怕没有完全发现优缺点,车改后部分厅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常态化,必然能发现更多问题,这有利于完善公共交通,因为厅官参与公共决策机会多,也更有话语权。比如某厅官就建议,早晚高峰时,公交车能发得更密集一些。

  其次,有利于网约车和出租车改革。车改后有相当数量的官员会乘坐网约车或出租车出行。比如一女厅官就让孩子帮她在手机里装了各种打车软件。当很多官员们乘坐网约车出行,就有利于规范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或许能为网约车争取到更大生存空间。同时,也能促进出租车改革更合理。

  即便出租车改革方案和网约车管理办法由交通运输部主导,但很显然,地方政府仍有一定自主改革空间。由于网约车是个新鲜事物,管理经验不足,有可能干预过多。同时,出租车改革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当官员们乘坐网约车、出租车常态化,相信会站在老百姓立场建言献策,这比老百姓建议更管用。

  再者,有利于促进错峰上下班、改进城市交通管理。虽然不少城市已经提出或者实施错峰上下班,但实施情况仍不理想,比如由于政策鼓励不足,参与单位比较少。另外,城市拥堵往往还与某些道路出入口、红绿灯设计不合理有关。当官员们经常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就会发现很多交通管理问题。车改之后,不少官员在出行与老百姓享受同样的待遇,两者变成了“利益共同体”,自然有利于改善公共交通现状。

  希望这次公车改革在促进节约、减少腐败的同时,还应该激起更多正能量。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机 构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银 行
   第A005版:公 司
   第A006版:市 场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养老金入市目的是保值增值
公车改革或引爆城市大交通变革
上海高端墓地近30万元一座 单价远超内环房价
构建监管规则 强化影子银行风险防控
未来几年房价难以跑赢进口型通胀

2016-04-05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