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政策出台重塑新生态

2016-08-01 来源: 作者:

  今年2月5日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告,要求私募按规定备案首只产品、提交法律意见书、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等,否则将被注销管理人资格。当时协会统计,有69%的私募为“僵尸”机构。历时近半年,有意愿开展业务的私募积极落实新规,但到7月31日,协会官网数据显示,已经登记的24742家私募中仍有12579家没有备案产品,占比为50%左右;其中有676家新私募是在2月5日后完成登记的,由于未满6个月暂无风险,其余有大约1万家到今日将被注销。

  实际上,近半年私募备案产品数量出现井喷,协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已备案私募基金有41602只,其中有13635只均是在今年2月5日以后完成备案的,占比超过三成,平均每个月备案数量超过2000多只,尤其进入7月以来产品备案加速,单月备案数量达到4994只,可见私募产品“抢备案”到了最后的白热化冲刺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从年初券商、律师事务所、私募开展声势浩大的“保壳”运动到现在,“保壳”的硝烟已经逐步消退,但仍有机构赶在最后一刻加班加点。有私募向记者表示,8月1日前没来得及备案产品的私募,协会有可能本周出台后续审核处理意见,没通过的私募估计还是要注销,如有开展业务需求,必须再重新申请。

  基金从业资格也被视为现在从事私募行业的必备,近期协会发布了最新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从9月起增设科目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考试,参考人员通过科目一和科目三也可获得基金从业资格。同时,协会还公布了首批私募高管从业资格认定结果,33名私募高管通过认定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另外,协会还公布了因未提交2015年度经审计年度财务报告、被列入异常机构名单的私募管理人,截至6月30日共有4276家,协会表示,一旦私募作为异常机构公示,即使整改完毕,至少6个月后才能恢复正常机构公示状态。

  实际上,在部分机构忙着保壳时,7月18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也正式实施,对未来私募作为投资顾问的业务模式加紧监管,业内人士认为,其中对结构化产品的要求将影响深远。

  从资管新规来看,私募受到影响较大的有几条:首先,对结构化产品杠杆倍数的控制趋严,其中股票类、混合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不能超过1倍,固定收益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不能超过3倍,其他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不能超过2倍,而且投顾人员不能参与劣后级产品投资。

  其次,投顾人员过往业绩要求提高,根据规定,“提供投资建议的证券私募既要满足在协会登记满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会员的条件,又要满足具备3年以上连续可追溯投资管理业绩的投资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的要求”,另外,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者人数不能超过200人。

本版导读

2016-08-01

基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