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含金量不断提高

2017-06-26 来源: 作者:

  (上接A1版)

  观察中国经济,总量固然重要,结构更为关键。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动能正在不断形成和扩张,工业由老化供给向中高端转移,经济增长模式中“服务+消费”进一步成熟,中国经济增长含金量不断提高。

  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正在持续优化,中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代替低端和传统产业,成为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因素。新动能快速成长,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3%,装备制造业增长10.3%,均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5%,增速快于全国投资13.9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持续改善,经济增长动能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发生转变,从一季度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作用明显减弱,消费“主引擎”依然强劲。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高于整体经济增速的6.9%。作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来源,第三产业对增长的贡献度达到61.7%。

  从这些“点滴”亮点来看,中国经济尽管增速不如从前,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这说明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能力增强了。

  潘建成指出,上半年中国经济结构优化是另外一个特征。无论是工业、制造业还是投资、消费结构,都表现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趋势,经济增长的含金量逐渐提高。消费目前已经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这也说明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增强。

  “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推进,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煤炭、钢铁去产能在今年5月初已完成年度任务的63.4%和46%,补短板领域的投资力度在加大,区域经济不断协调发展……经济向好的趋势一直在延续。

  望长远:

  经济战略现新格局

  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立足当下,也要放眼长远。

  今年以来,中央作出系列重大政策部署:设立“雄安新区”;酝酿“粤港澳大湾区”;纵深推进“1+3+7”自贸区;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国企改革加速推进,七大行业中实施国企混改等。频频的动作可以看出我国这一轮新的战略布局。而发力点主要在区域经济振兴方面,扩大对外开放以及深化改革,这不仅拉动中国短期需求,还将提振潜在增长率。

  “新一轮‘区域振兴+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这将形成经济新格局、带来新活力,将提升短期需求和长期增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分析认为, “雄安新区”设立有望拉动基建投资,对外开放有望激发服务业投资和外商投资以及拉动服务业出口,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继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后,服务业有望迎来黄金增长期。

  潘建成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对上半年出口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上半年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推进。

  这一切,都增强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远未达到“可以松口气”的程度。为此,“三去一降一补”仍需坚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还要快马加鞭。

  为此,潘建成建议,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与国企改革相结合;去杠杆与PPP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紧密结合;降成本与“放管服”改革相结合;去库存与“分城施政”结合起来,避免开发商手里库存变成老百姓手里的库存。

  在叶丙南看来,政策重点依然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度过转型阶段的政策主线,未来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心需要转向制度变革,尤其是加快国有企业、服务业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国统筹,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本版导读

2017-06-26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