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高管热议行业监管与转型——雷霆式监管正本清源 信托业转型尚处初级阶段

2017-07-25 来源: 作者:胡飞军
与会嘉宾参加2017中国信托业发展高峰论坛的圆桌环节,畅谈“强监管环境下信托业的转型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实习生 钟伟民

  

  今年以来,在强监管环境下,信托行业仍然需要谋求行业转型。

  如何进一步看待监管风暴,有何应对策略,如何创新发展?在证券时报主办的“2017中国信托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渤海信托总裁马建军、紫金信托总裁崔斌、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庞红梅、华润信托副总经理洪霄和大业信托副总经理陈玉鹏,围绕强监管和转型创新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高管表示,业界仍要清醒认识到,信托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所做业务过多专注于金融机构功能,而忽略了受托制度功能,信托业未来路还很长。

  热议监管风暴

  主持人:这段时间监管部门出台多项监管政策,对信托行业产生了诸多影响。哪些政策令人印象深刻?信托业及所在公司有什么变化,未来还会产生什么影响?

  马建军:4月以后,银监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感触最深的不是某项监管政策,而是监管政策下发的密集度。

  总体来说,银监会这些监管文件和政策出台利大于弊,有利于信托公司从管理和项目标准以及风控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更加规范化发展。

  崔斌:银监部门一系列文件出台,体现了监管层进一步规范信托行业,乃至于整个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去杠杆、去通道、防风险的主题思想和中央的精神。

  印象较深的是监管规则类,以财政部出台的资管产品增值税管理为主,对行业影响较大。这些文件从密度、频度和力度来说,都是比较少见的。

  对行业来说,将对信托业传统展业模式、思维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同业业务带来很大压力,基础设施信托业务和房地产业务也受到限制,资本市场业务受到冲击。未来,信托行业可能要加强所谓的合规经营、规范化发展;精细管理、专业化发展,要更多地注重主动管理、差异化发展。

  庞红梅:今年上半年监管的雷霆之势,主要目的是去泡沫、调结构、正本清源。

  在过去快速发展的10年,监管层给了很多套利的空间,现在监管层需要我们培养主动管理能力,打造自己的专业队伍,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信托业已是管理规模超过20万亿元的巨人了。在监管政策指导下,我们需要在合规和风控前提下,做好主动管理业务,领会监管初衷,我们的主动管理业务占到了60%,有足够信心茁壮成长。

  洪霄:我们统计了一下,关于银行、保险、证券总共发的文件是31份,其中对银行方面发了12份、证券9份、保险8份,可以说是监管风暴。这些文件一部分是限制性文件,一部分是建设性文件,比如财政部原来预计的6%增值税降至3%,这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支持性条款。

  陈玉鹏:现在业界都说行业步入新常态、新机遇和新挑战,我认为,这是遇到了新问题、新困难和新风险。所以监管部门要在这个环境下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走出困境、持续发展。大的影响可能没有,而是结构性和业务方向的调整。

  共话转型创新

  主持人:转型这一话题业界已经探讨多年,各位曾经制定怎样的转型路线,遇到哪些困难,积累下哪些特殊的经验,又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进展或者成果?

  马建军:创新改变应该说是信托行业永恒的话题。就渤海信托而言,从2013年开始,公司就开始布局转型创新、回归信托本源。有了这个理念引导,公司取得了较大进步。比如,2013年之前以城市或数字来命名业务部门,提出创新转型后,以业务方向来命名。目前为止,公司的主要业务部门明晰了方向和专属业务领域。

  洪霄:创新的过程就是梳理信托公司的业务、从而成为稳定的经营模式或是重塑商业模式的一个过程。

  现在的创新实际上是通过适应变化来体现。例如委托人的变化,原来是银行、个人,现在是机构,而随着委托人和对应资产的变化,公司的风控管理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在变化。以银行委托人为主时,风控配置基本上是银行的风控人员,以私募基金作为委托人的时候,风控就是投资决策委员会的委员。

  信托公司把运营、风控、合规做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完善商业模式的过程,帮助公司走上资本市场。

  陈玉鹏:现在信托业受托资产超过20万亿元,仅次于银行业理财规模,这得益于行业整体努力。但我们仍要清醒认识到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所做业务过多专注于金融机构功能,而忽略了受托制度功能,信托业未来路还很长。

本版导读

2017-07-25

聚焦2017中国信托业发展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