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达摩院想干嘛?

2017-10-14 来源: 作者:余胜良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

  

  两个着传统武打装扮的年轻人,斜步蹲身,一起擎出一个硕大的牌匾来,中间三个遒劲有力的字正是“达摩院”。

  马云说,要搞电商,于是有了阿里巴巴;马云说,要有网上支付,于是有了支付宝,有了蚂蚁金服;马云说,要有云计算,于是到处是云计算。现在马云说,要有达摩院,于是,达摩院的牌子挂起来了。

  10月11日开幕的2017云栖大会吸引了4万人之众,人们把这场大会当做一场嘉年华,会场外,男人女人们,像游客一样撑起自拍杆,阿里帝国已经大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批量创造着千万富翁。马云称阿里已经是世界上第21大经济体,未来要做第5大经济体。大会上人们记得最真切的是有“外星人”之称的马云说要投资1000亿元建立达摩院。达摩院就是实验室。马云为达摩院命名,当年马云同样为天猫命名。

  “达摩院”这个名字很有阿里特色,达摩是一个佛教人物,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南印度人,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始祖。南北朝时,达摩从南朝梁国北来,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历时九年。武侠小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宗派“少林寺”,就由他光大,少林功夫“易筋经”据传就由他传授。少林寺的藏经阁是武林宝典,有各种关于技击的终极解读,面壁故事代表一种对智慧有平常心但又坚定不移的渴求。不少武侠小说提到武侠人士突然参悟出某种武功,打通关节。

  负责达摩院的是阿里CTO张建锋,诨名行癫。马云号风清扬,阿里有头脸的人物都有一个江湖诨名,就跟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一样,连诨名都没有,估计这人在阿里也就没什么地位。如果将一些典故或者武侠背景联系起来,就会明白,达摩院其实是藏经阁,这里将会发明各种必杀之技,未来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但大家都明白,谁掌握了技术,就会像大航海时代的殖民者一样,以少胜多。但是必杀技哪里会那么简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瓶颈,一定不是现有水平的修修补补,而是牵涉到基础科学、基础技术,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越是走得靠前的企业,他们离天花板就越近,看得越清晰。这就是为什么国际顶尖企业会做顶尖研究,他们有财力有眼力,还有能力。

  “达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名目繁多,似乎无所不包,这里面可以看到马云的野心,这也显示了马云和阿里一个非常重要变化——由“术”向“道”。

  马云说,阿里成立七八年的时候,他坚决反对公司有任何研究室、实验室的,因为当时阿里是一个初创公司,公司在还没有立足之前就考虑研发是大灾难。阿里的做法一直是问题导向,遇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就组织工作人员去攻关。马云多次说过,如果他是技术人员,一开始就知道会有这么多难题,估计就会退缩,就不会有现在的阿里巴巴、蚂蚁金服。阿里现在不仅是遇到问题就组织科研人员去攻关,而是四处开拓疆土,看看有什么领域比较有机会。前者目的性很强,是问题导向,后者则是四处撒网,花钱多但不一定有结果。

  像这些比较基础的科研,一般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这些机构背后买单者是政府,这是政府要承担的职能之一,因为这些研发大多是没有收益的,但对社会会比较有帮助,让单个企业承担的成本太高。这表明阿里已经不再担忧生存问题,愿意承担一部分政府承担的责任。有不少人认为,阿里这次投入,只是一场作秀,科技不可能拔苗助长,不可能投进去很多钱,就能大跃进。不过公众应该去想一想,像阿里这样精明的企业,怎么会愿意做折本买卖?

  阿里现在的规模已足够大,护城墙也足够高,危险来自未来,如果不下足功夫研究,一旦被竞争对手掌握,就有可能被秒杀。即使像腾讯这样规模的还面临从QQ到微信的惊险一跃,就跟苏宁和京东的竞争一样,一旦落后下去,就很难追赶了。

  马云说贝尔、IBM的实验室曾经创造辉煌,可这种工业时代的实验室模式已经没落了。他认为达摩院科研的目标不仅仅是FUN,也不仅是PROFIT,而是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达摩院似乎是一个独立经营个体,就像很多研发机构也能最终上市一样,马云要求达摩院能够独立经营维持下去。至于方法,外人还很难猜测,科研机构一般要靠政府拨款,或者慈善捐助,当然也可以是订单式研发,转让专利技术。

  有很多技术是得益于那些大企业的研发,比如数码相机,即使研发者被革了命,也是为人类做了贡献。应该记住的是,即使那些传统企业没落了,他们留下的科研仍在;即使那些富豪不在了,他们留下的研究机构还在;比如卡耐基捐助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洛克菲勒捐助的洛克菲勒大学,还有洛克菲勒基金会对科学所做的贡献。

本版导读

2017-10-14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