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与大数据联袂能有多少可信度

2018-06-14 来源: 作者:吴学安

  吴学安

  

  随着2018高考的结束,每年一度的填志愿市场又要火热了,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争议。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纷纷打起“大数据”概念。除了个人型的咨询顾问以外,几乎所有高考服务机构均宣称“通过大数据分析海量信息,辅助完成志愿填报决策”。但目前大数据填志愿,在信息整理分析方面比以前效率有所提高,实际应用上更多还是一个噱头。

  早在二千多年前,荀子就说过“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人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会借助外力,比如你不会用制图专业软件没关系,会用智能手机APP美化下照片、剪辑个视频就行。苦学代代无穷已,科技年年不相似。从考场到职场,埋头苦干很好很努力,活用科技则是讨巧又省力。目前,计算机化考试在科学性、公平性、权威性等方面已远远超越传统纸笔考试,而且基于计算机化考试也为采集、分析考试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而开展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近年来,用大数据预测高考作文题成为不少信息供应商的噱头之一,每年高考以“大数据”为名的软件预测不仅在考后出现,在考前也有。比如百度预测高考作文,将作文分为六大类别,并预测每类概率,每类中再有一些关键词,每个关键词有相对应的作文题示例,考生点击这些示例关键词,就可搜索到相关范文和素材。

  科技以人为本,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以高科技手段为己用,已经连技术宅、创新都算不上,而逐渐被视为个人应该具备的科技素养了。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报考软件,这些都是基于数据整合和分析,把过去的统计方法冠以“大数据”预测之名。当然,数据分析、挖掘、热词搜索,是“大数据”应用并向生活渗透的一种体现,而一些院校的报考趋势、冷热门专业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绝非数字统计那般简单。“大数据”之所以成为一些软件的招牌,不过是有些人用这个时髦的科学词汇来包装,以便从中赢利。

  在高考结束后,对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未尝不可,但如果一味依靠这些软件去填报志愿,则不太科学。一方面,招生计划和录取标准是会随着具体情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微调的,一所学校的招生专业也会根据报考人数有所调整,这不是计算能够预测的;对志愿填报情况的预测,必然会影响到参与者的选择,反过来参与者对预测的响应,必然会影响未来的结果,这种博弈结果有可能使预测偏差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报考志愿除了与分数有关,还有一定的技巧。依据经验和分析,以及考生的一些爱好、性格特点、知识能力,给出一些专业报考方面的建议和指导,这对于考生是有益的。但如果以牟取经济利益为目的,打着“大数据”的旗号,进行各种预测,则是应该有所警惕的。

本版导读

2018-06-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