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引进美国农作物的风波

2018-09-10 来源: 作者:蔡非

  【想入非非】

  新技术推广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原有利益关系只有不断调整,甚至颠覆,技术推广才能顺利进行。

  蔡非

  

  是否应该引进进口转基因作物,是当下网络上的敏感话题。在100年前,一种美国农作物进入中国的过程同样是一波三折,支持者和反对者甚至为之组成武装集团,在乡间爆发不计其数的械斗。

  这种农作物就是棉花,因其品种和当时中国本土棉花不一样,棉纤维较长,被当时人称为“美棉”,区别于本土的“中棉”。

  20世纪20年代,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东亚的纺织品倾销,于是在中国沿海上海、青岛、天津等地,机械化纺织厂迅猛发展了起来。

  纺织厂需要的原料就是棉花,而中国本土的棉花纤维太短,无法用于机械纺纱,所以虽然中国当时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但却很尴尬的发现无法满足国内纱厂需求,不得不每年花费大量外汇向国外进口棉花。到1931年,在中国的贸易赤字中,棉花进口占到了近三成。

  对一个落后的国家来说。宝贵的外汇来之不易,所以从国家层面来说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必须引进良种,实现美棉本土化来替代进口。

  实际上引进美棉的好处,在晚清时期就有人看出来,地方督抚和光绪皇帝都曾经尝试引进棉种,但无奈晚清时期财政捉襟见肘,对这件事的推广力不从心。

  到了民国时期,大学、商会等社会组织不断宣传美棉引进的好处,但推广并不顺利,各地方各自为战,并且只重视推广不注意育种,所以引进的外来棉种几代后就开始退化,结果年年推广,种植范围却越推越小。

  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在南京成立中央农业实验所,并延揽美国棉作专家洛夫为总技师,指导美种改良工作。这一次在技术层面已经没有问题,育种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从种植者角度,改种美棉也有好处,因为华北的气候土质比美国更适合棉花种植,产量甚至比美国高出了30%,而由于现代纺织厂急需能做原料的棉花,市价也比中棉高出了20%,而且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美棉可以种植在黄河附近的沙质荒地上,在原本只能种鸦片的地方,生长依然良好。

  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农业科技引进,按理说应该是畅通无阻了吧?

  可实际操作起来却还是困难重重,首先是风俗上的,比如鲁西地区农村当时有项习俗:在农作物收获一定时期以后,穷人可以随意捡拾田中剩下的落穗。美棉的生长周期远比中棉长,当数百名饥民冲进棉田,按惯例来采摘田里的一切时,美棉根本就还没到可以收获的程度。为了保护美棉,当地本来为了推广分发种子的“棉花会社”不得不武装起来和饥民搏斗。

  风俗上的误会还是其次,鲁西地区豪强地主尤为顽固地反对美棉推广,数百年来,不少豪强地主的经营方式就是趁灾荒时尽可能兼并土地,形成粮食垄断后再高价卖粮获利。而如果一般的农民因为种植美棉获利,有了一口饭吃,就不会再贱价卖地了。

  另外还有土匪。民国期刊《东方杂志》对山东农民状况调查时指出,1923 年山东土匪索取的赎金竟相当于该年全省的总税收。1928 年山东土匪总数至少在20 万人以上,几乎无县不匪,土匪们到处打听各处农家谁是肥羊,然后上门绑票勒索赎金,因为引进美棉,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的农民,就成为他们下手的绝好目标。

  1933年以后,在付出巨大的社会代价后,引进美棉的努力终于逐渐取得了成功,这也是“黄金十年”中真正值得夸耀的一件成就,从1931到1936年,棉花进口量年年下降,进口棉花量比最高峰下降了85%,国民政府终于在经济领域打出一场漂亮仗。21世纪的今天,我国种植的全是晚清和民国时期引进的美棉及其变种。

  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向来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往往好处越大,牵涉到的利益就越多,原有利益关系只有不断调整,甚至颠覆,技术推广才能顺利进行。(作者系武汉历史文化学者)

本版导读

2018-09-10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