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破产的情景
历历在目

2018-09-14 来源: 作者:李明珠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近期热播的港剧《再创世纪》里,购买了雷曼MINI债的市民在中环举牌声讨赔偿的情景,让人们都回忆起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在香港登陆的场面。而一晃十年已过去,维多利亚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形形色色的人群,仍旧来来往往穿梭在中环皇后大道。但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2008年发生的事情犹如昨天,脑海中仍是那抹不去的记忆。

  老刘喝了一口咖啡,点燃手中的烟,回忆起2008年的时候,他摇着头用一句“太惨了”来形容,“我那时候差点就破产了,当时准备结婚买房,压力比较大,就想着在股市博一把,压上全部身家放了10倍杠杆买了股票,知道美国那边已经有次贷危机了,琢磨着就算是真的来了香港,也就是大不了赔一点,但不好彩,庄家出逃,最低时候股票大跌了99%,几乎就是一分不值,本金全赔还倒欠了一屁股债。没有办法,只能把在何文田的几个车位,以不到8000港元的价格全部贱卖给抵押的公司,如果这些车位拿到现在,少说也要几十万一个。”如今的他频繁来往于内地和香港,香港股市的失利让他花了更多心思在内地业务开拓上面,“如果没有金融风暴,我可能还能成为个大老板过过舒服日子,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仍旧劳碌奔波。后来在A股开了户,在洋河股份和华兰生物上面又赚回来几十万。”

  而他还不算最惨的,时至今日在中环很多上班的人中,都能常年看到在中环星展银行门口讨说法的老人,举着“银行骗阿婆阿公棺材本,还我养老钱”的牌子,还有一些则在湾仔拉着横幅打着“弱势群体,有谁过问,雷曼苦主,讨回公道”的字样。

  类似这样的人,被称为香港雷曼迷债苦主。“当年花300万港元买了雷曼迷你债,而且是2008年4月最后一批买入的投资者,以为是债券再怎么样,都会要保本的。”说到这件事,阿MAY都不愿回忆,“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结构性的产品,要被迫赎回,一夜间血本无归。”

  记者了解到,当年很多香港银行的销售人员本身学历就很低,并没有什么金融知识,自己都弄不清楚雷曼发行的是什么产品,为了佣金当做理财产品推销,由于最低购买额仅需要4万港元,购买者中不乏低教育水平的投资者,老人、出租车司机都有,而据港媒报道,就连著名歌星张学友、演员曾志伟,也买入了雷曼迷债损失惨重。

  直到2008年9月15日,知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直接导致了与雷曼相关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被提早赎回,产品中包含的金融资产、抵押品被迫在次贷危机的惶恐市场中低价抛售。香港的投资者才知道自己买的产品是风险最高的衍生产品,根据香港证监会的公开数据显示,香港市场上与雷曼有关的金融衍生品金额高达156亿港元,当中约125.7亿港元为“迷你债”,后者的持有者超过3万人。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后,香港证监会和金管局接到了投资者超过27000件投诉。尽管后来有和分销银行达成一定比例的赔偿条款,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拿到了补偿。

本版导读

2018-09-14

雷曼破产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