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新减税措施务必倾听企业心声

2018-10-09 来源: 作者:莫开伟

  莫开伟

  

  国庆节长假的最后一天,从中央部委传出了两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一条是央行决定实施定向降准,向市场净释放约7500亿元资金;另一条是财政部已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正在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力求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以上两条消息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外原因,至少可以对其作出两重解读:一则表明目前实体企业融资之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依然不畅通,需要央行再加一把力给实体企业送上“及时雨”;二则表明目前实体企业经营仍然处于困难之中,经营税负高,成本大,盈利能力正在逐渐弱化,需要中央财政部门加力减负,再不减负可能有不少实体企业难以熬过即将到来的“冬天”。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有可能不断加剧和升级的国际环境下,不少外贸企业实质已陷入经营困境。所以,给企业“输血”和“减负”,是当前客观金融经济现实的迫切要求。

  应该说,财政部近年在对实体企业减负实施优惠财税财政上可谓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各种减轻企业负担的税费政策频频出台,全面推广营改增试点,多次提高小微企业纳税起征点和延长优惠纳税期限,行政审批事项大大缩减,让实体企业受惠不少,实体负担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减轻。尤其今年初,我国确定了全年减税降费1.1万亿元的政策目标,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在此基础上,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措施,今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预计将超过1.3万亿元。从这些情况看,降税减费的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也让不少企业感激不尽。然而,从现实看,我国企业的税负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偏高,对企业实施减税降费仍有较大政策操作空间。正是顺应这一客观经济发展之需,财政部此时正好提出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

  但笔者认为应乘这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东风,切实加强对实体企业宏观税负的认真研究,要从政策宏观制订层面走向微观执行层面,认真倾听实体企业呼声,广泛听取实体企业在税费负担上的合理化建议,与纳税企业实现良性互动,制订出科学的、有利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的税费机制,直指企业税负痛点和难点,消除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的行政办事倾向,将该减的税费和能减的税费一步到位全部减掉,消除在减税降费上的零敲碎打和隔靴搔痒倾向。同时,通过与实体企业接触和交流,真正体会到企业的税费过重的痛苦,深刻体会到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的压力,增强为企业减税降费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从为实体企业生存发展和国家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制订减税降费政策,来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把一切减税降费措施落到实处,消除一切截留行为或政策悬空倾向。

  基于此,为落实财政部提出的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各级财政税务机构应发扬务实的工作作风,在研究大规模减税、降费工作中不能耍花架子,应立足实体企业实际,不能想当然,使列出的减税降费清单充分体现实体企业意愿,真正起到减轻实体企业经营负担之作用:一是可建立财政、税务、实体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和减税降费协作平台,加强三者互动,拿到为实体企业减税降费的第一手真实资料,提高减税降费信息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避免减税降费政策走弯路和增加改革成本,掌握好减税降费政策的力度。二是建立减税降费的正规程序,走社会民主听证,对拟推出的减税降费政策先通过媒体向全社会进行公示,认真听取全社会反馈意见,不断充实和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内容,使减税降费政策尽量客观、科学、合理,并照顾到不同类型的纳税企业,推进纳税缴费的公平、公正。三是建立减税降费动态监测机制,主要是建立减税降费社会监测网络,广泛收集企业和民众对减税降费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对减税降费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订、调整和处理,保持减税降费政策的准确性、有效性和严肃性,提高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威力。

本版导读

2018-10-0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