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8-12-05 来源: 作者:木木

  【缘木求鱼】

  人就是想出一个又一个办法,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而走到今天的。

  木木

  

  车行路上路难走,在许多地方,几乎成了常态,这既有车多的原因,也有管理手段落后的原因,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规驾驶的人太多。

  比如吧,路前方的半空中高悬了专抓违章的摄像头,绝大多数正舒心畅肺违规行驶的车辆,一般都会本能地抢着变成“规矩人”:走在错误车道上的,立刻往“正道”上挤;超速行驶的,赶紧一脚刹车踩下去……这也可以理解,被摄像头“盯一眼”,实在是罚钱事小、扣分事大。

  躲摄像头,还是有讲究的。那种逮个缝、灯也不打就往别人车道里硬挤,或者一脚就把车恨不得“踩死”的,一般都是“粗人”,因为总顾着自己合适,不管他人死活,所以特别招人恨。当然也有“形粗实细”的,或艺高人胆大,早就估好了“量”,瞬息间就把一切搞定;或心思缜密,吃定对方得让着自己,而有恃无恐。还有一种就比较“狡猾”,远远看见摄像头,先把车速降下来,然后打了灯,规规矩矩往前蹭着找机会,逮着机会迅速“入轨”,绝不影响后车,有格外绅士的,还会从车窗里挑出一根大拇指给后车,以示感谢呢。

  这种“钻空子”行为,确实给监管者出了难题。不管吧,一是说不过去,怕惹来尸位素餐的帽子,二是怕引起“破窗效应”,交通被搞得一团糟。管吧,似乎还真是没啥好办法。多加一些摄像头、搞成“天网式”无缝监控?成本实在有点儿高,而且城市形象也不好。把摄像头藏在暗处偷拍?偷偷摸摸的,太不光明正大,有损监管者形象。不增加摄像头,只加大处罚力度,逮住就罚他个“倾家荡产”?好像也不太合适。

  看似无解,但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琢磨,天大的困难也有克服的办法,不肯琢磨,再小的困难也能难死人。

  如果把整个交通系统看成一个“市场”,整天开车在路上跑的司机,无疑就是这个“市场”的参与主体。既然拥有了主体地位,那么,维护“市场”的稳定、健康运转,就是每一个主体天然的责任。违章者危害了“市场”的稳定和健康,主体当然就有责任对违章者进行“监管”。

  这种“主体监管”,在现有技术手段上,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几乎每车必备的行车记录仪,完全能做到“主体监管”无死角;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行车记录仪甚至还能自动上传违章记录,根本用不着“主体”费事。在监管逻辑上,也没问题。为了自己的利益、绝大多数守法者的利益、整个“市场”的利益,对违规者出手阻止,这种带有“自治”色彩的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能理直气壮。

  虽然从哪个角度讲都没问题,但不可否认,这种“主体监管”天生就有“软骨病”,要想使之尽快硬起来,除了要大张旗鼓地正名、推动外,当然还要辅之以足够的利益激励,比如,完全可以把违规者的200元罚款,直接打到行使了监管权的主体的账户里。一罚一奖,各得其所,规则简明,成本可控,治病救人,目的良善;现有的监管成本肯定会大幅降低,整个“市场”的秩序,也能随之迅速改善。

  类似的办法,只要想,总能想出不少吧;类似的办法,这个“市场”能用,别的市场没准儿也好使。这个信心一定要有,毕竟,人就是这样想出一个又一个办法,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而走到今天的。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版导读

2018-12-05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