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儿

2019-01-09 来源: 作者:木木

  【缘木求鱼】

  按了标签儿待人,非黑即白,非亲即疏,对社会的认识,就难免有偏差、不真实。

  木木

  

  老刘的住处,紧邻着温哥华郊区的一个富人区。十多年前,老刘选择把家安在这里,还是动了一点儿小心思的。

  当初,加拿大政府准备了几处“廉租房”,供老刘挑选。如果依了房屋本身的标准,比如大小、质量、采光、环境之类的,这套房子可以说是最差的,但老刘毕竟从小就是中国人,即使“万里走单骑”、背井离乡跑到加拿大过日子,中国人的本性一时半会可变不了。老刘选房的唯一标准就是“学校”。

  老刘早就摸得一清二楚。这处住房紧邻的富人区里,有一所不错的私立中学,住在这里,如果孩子争气,将来上学肯定是有地利之便的。当年选房的时候,老刘的大儿子也才三四岁,小儿子还不知道在哪儿“逛”呢。从这个角度讲,就让人不得不佩服老刘的眼光还是很具前瞻性的,因为十多年前,哪怕是在国内,“学位”也还没变得那么疯狂,就更别说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加拿大了。

  老刘的大儿子果然争气,学习成绩没的说,尤其是数学,几乎是一路吃着“小灶”升上来的。虽然住在富人区外,享受不到直接“小升初”的待遇,但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去,老刘就更高兴,一方面是为儿子高兴,另一方面,总被身边的“中国朋友”夸有眼光、思虑长远,当然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老刘刚搬到此处的时候,周围的“中国人”还不多,在小区里散步,轻易遇不到一个;随后的十多年间,“同胞”就慢慢多起来,许多人都是不畏“高房价”,直接搬进富人区。这似乎也是规律,但凡有好学校的地方,“中国人”就像散落在一块强磁铁周围的铁屑,别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总归是要聚拢过去的。人多了,当然就力量大。满眼望过去都是“中国人”,一些土生土长的“老外”,就真觉着自己成了“老外”,居然被“逼”得学起了中文。按老刘的说法,会点儿中文的“老外”,工作起来就比较顺利些,薪水也挣得多一些。

  去年初,当地政府决定在富人区的那所中学附近建一个“流浪汉”收容中心。消息一出,富人区里一片哗然,质疑、反对的声音挺大。人们的担心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比如影响房价、影响社区氛围、学生的身心成长可能受到不好影响、社区安全令人担忧之类的,尤其是怕“带坏了孩子”、“孩子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担心最强烈。

  按老刘的说法,反对的声音最大,意见表达得最直接的,还是“咱们的同胞”。在这件事情上,虽然许多“老外”也私下里“嘀嘀咕咕”,但是在公开场合,绝不会有人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建“收容所”,反而是“中国人”敢说敢做,一扫传统的“谨小慎微”的形象,很让许多“纯老外”吃惊不小。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只要跟孩子沾点边,别管是什么事情,好像中国人向来都是能豁出去的。

  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大,但当地政府居然不为所动,“流浪汉收容所”还是按照原计划挂牌运作了。这个事“不可挽回”的时候,老刘事后承认,确实动过搬家的念头,但“好学校”的磁力实在过大,念头一闪,也就过去了。好在,流浪汉终究不是坏蛋,原本弥漫在社区上空的“悲愤之霾”,在随后的一年里,随着流浪汉们进进出出的身影,竟在不知不觉中,消散得无影无踪。

  住进富人区的流浪汉,据老刘的观察,显然自己也很注意,都努力地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行为举止、言谈话语,似乎也与普通人无异;他们来了,社区居民生活照旧,学校的孩子正常上下学,社区的环境也一切如常,好像所有人并没有因此失去什么、被强加了什么、又必须忍受了什么。日子还是过去平平常常的日子,“中国人”盯死了孩子的学习,“老外”抓紧学习汉语,大家聚在一起,最受欢迎的话题还是抱怨温哥华的天气……这就不禁让老刘生出万千感慨。

  感慨什么呢?“标签儿”害人。许多中国人——当然不惟中国人——都喜欢给别人贴标签儿,也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儿。当然,贴标签儿有许多好处,简单明了,识别方便,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样生活起来,好像就要轻松一些。当然,有一利,必有一弊,贴标签儿也不例外,按了标签儿待人,非黑即白,非亲即疏,对社会的认识,就难免有偏差、不真实。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版导读

2019-01-09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