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怕股评家式评价

2020-06-19 来源: 作者:侯杨方

  【方家说史】

  历史不能进行“对照组实验”,那样很容易沦为文字游戏。

  侯杨方

  

  中国历史悠久漫长,有明确文字记录的历史超过三千年,而且历史记录三千多年来绵延不绝,延续到今,这是全世界独一份的宝贵资料,也是塑造国家民族认同的重要依据和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并不是单单凭着一本护照、一张身份证,而是我们想起卫青、霍去病、张骞、班超,就会荡气回肠,洋溢着家国豪情;我们吟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感怀低吟;我们看到赵孟頫书写的《秋兴》在惊叹其潇洒飘逸之余体会笔峰下的激越……

  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因为我们爱这片土地,爱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他们上演的一出出或壮怀激烈,或浅吟低唱的,或令人莞尔会心的精彩故事,而不是单纯纸面上的名词或大道理。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尤其要了解本国历史的原因,人类具有好奇心,都会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现在怎么样,又要向哪里去?这就需要了解历史,反观现实,放眼未来。

  不了解历史,很难了解现实;不了解现实,也很难了解历史。人性相通,舞台变幻。历史是活在人心里,而不仅仅是写在纸面上的文字。

  现代人生活在同质化的“朋友圈”中,眼界与经历单一,而记录在历史中的那些TOP 千分之一的牛人们,很多人平常根本无法接触,更谈不上深入交往。取法其上,仅得其中,这就更需要我们在鲜活的历史中去体味这些人的精彩人生,激励、启迪自己。

  眼界与思维才是最重要的,事件本身并不是,尤其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你可以轻易搜索到大量信息,但搜索代替不了思考,更代替不了眼光。 做“见识份子”难,做“知道份子”易。

  历史学最怕的就是股评家式的评价,在一切全部揭晓之后,开始头头是道讲这个对那个不对,那是毫无意义的,这是一种倾向。而历史参与者在当时当地,并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第二天会碰到什么样的情况。但是现在过了1000年或者过了200年,后人开始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就非常容易流入一种轻佻的态度,因为事后答案与结果已经揭晓。还有一种倾向,股评家式的历史就容易把事情的结果和当时错误的决策连在一块,只要结果好,那么之前错误的决策也变成英明的,也就是从事后结果倒推,一切都是下一盘大棋。这也是因为历史不能进行“对照组实验”,那样很容易沦为文字游戏。

  所以历史不是科学,因为能重复检验的才是科学,不能重复检验的就不是科学。历史叙述不能进行重复检验,因为没有人能穿越,能重复过去,但历史叙述却要经得起现实与未来的检验。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历史叙述本身是否符合人性与社会的逻辑与常识,让有丰富阅历的受众有所会心,感同身受,而不是如同在读传奇或评书的爽文;二是历史叙述者本身是否对现实有洞察力,有预见力,这些都是可以检验的,因为一个连现实都无洞察的人,更没有可能洞察几百上千年前的历史,那么他对历史的叙述与重构显然是可疑的。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

本版导读

2020-06-19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