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展银行那些事(之四)

毛头小伙入职记

2021-01-28 来源: 作者:谢龙

  谢龙

  

  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公司,已经被平安银行兼并。然而,它成立之初求才若渴、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至今仍值得回味。

  1988年元旦过后,刚成立的深发展求贤若渴,在全国发起大规模的招聘活动,深圳特区报、金融时报都刊登了招聘广告,在传统的银行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了无数青春驿动的心。

  招聘条件是大专毕业及银行经验两年以上。刚毕业不久、在工商银行南昌分行工作的我不符资格,也跃跃欲试,竟然很快收到回函,通知去深圳面试和笔试。

  年初繁忙,一直到3月才有空,担心招聘结束,我特意打长途电话咨询深发展HR,电话里传来一声亲切的“您好”,我一愣,感叹特区就是先进啊!那个年代鲜有这样彬彬有礼的问候语。

  我赶到深圳,已过了招聘高峰,笔试只有我一人。信贷部邬经理让我分析一家照相器材公司的财报,他对我的专业面试打了高分。最后,当我在HR的会议室,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背手踱步进来时,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他严肃地打量我,问道:你才毕业?

  我紧张地站起来,不知哪来的机灵和胆量,脱口而出:请问您是HR肖经理吧?

  他狐疑地点下头,脸色略有松弛,我迅即说:肖经理好!我打过长途电话咨询应聘,是您接的电话,您热情又耐心,太感谢您了!

  他绽放出笑容。我被破格录用。

  回到南昌后,我很快接到录用函。深发展要求所有的应聘者须先借调,只有在半年内试用合格,才可正式调入。

  工商银行坚决不同意借调。我只能请假半个月前往深圳试用,至于后续假期怎么办,顾不上那么多了,去了深圳再说!一颗展翅欲飞的心只想快来特区寻梦。

  在深发展报到后,发现像我这样请假来试用的比比皆是,招聘来的几乎都是全国各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还有深大应届毕业生,朝气蓬勃。

  我被安排支行试用。办公室主任甩给我一盒印着“信贷主办”头衔的名片,没培训就匆匆上岗,工作职责是拉存款、放贷款。我每天骑单车穿梭于工业区和写字楼派名片,介绍银行产品。这对内地的我来说,是很新鲜的一件事儿,内地银行都是坐等客户上门。

  对于新成立的深发展来说,资金头寸紧缺,拉存款才是第一要务,没有存款,何来资金放贷?

  我新来乍到,毫无门路,只能靠勤跑,一天天过去,拉来一些企业开户,存款寥寥无几,心急如焚。

  一天中午,在一家电子公司,貌似财大气粗的财务经理说:可以去你们银行存款,但是急需换汇,能帮忙换到2000万港币吗?

  我哪有这个能耐!晚上回到宿舍,室友支招说:你先答应帮他换汇吧!你跑了那么多客户,可能其中的客户就有港币,双管齐下想办法吧!

  我心动了,一些外贸企业也许真的有港币,我尽量想办法就是了,也不算诓人。

  第二天硬着头皮打电话给财务经理,我说:尽量想办法帮忙换汇。

  财务经理很干脆,2000万存款迅速到账,我终于有了业绩!这可是一笔大存款!

  我捧着一大堆名片,马不停蹄打电话,开口就问:“有没港币?”

  这些名片都是跑客户收集来的,有的已经开户,有的不仅没开户,对方甚至不记得我是谁。

  两天下来,对着名片打完上百个电话,就打电信黄页上的企业名录,毫无进展。财务经理熬不住了,亲自跑来银行。我内疚坦承:原来以为有路子……

  那个财务经理失望的表情和令人敬佩的涵养,我至今难忘。

  他讪笑地轻声对同来的女出纳说:唉,只能怪我自己,怎么轻信了一个毛头小伙子!

  他没全额转走2000万,留下100万存底,走的时候拍我肩膀说:你继续留意,看有没有换汇资源吧!

  这一事件,歪打正着,启发我应该多留意客户的综合信息,不仅关注存款,也可以连通客户之间的资源。后来,我有协助制衣企业联系上游原料厂,也曾帮客户搭桥下游销售,不仅加深了银企关系,也巩固了客户的忠诚度。

  不仅是业务拓展的自由度,信贷调查报告也无需遵循固定模板,我在考察完成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风险分析,再和主任进行综合评审,这一切都让我感到自我价值的体现。

  作为一名信贷业务员,能够如此发挥,实属当初深发展开放包容风格的缩影。

  新成立的深发展不拘一格吸引人才的机制,在人才不能自由流动的年代,为体制内传统的中国银行界注入了一股清流。深发展兼容并蓄了全国各地银行的青年才俊,年轻人思维活跃,敢想敢拼,不同风格碰撞出火花,银行先给予这些不同背景的年轻人自由发挥的空间,再逐步扬弃和规范,促进了这家新兴银行的活力。

  当年同住的室友,很快都成为深发展的顶梁柱,伴随深发展的兴旺而成长,也随着深发展的波动而奔向天涯各方,有的调去外地,有的跳槽外企,更神奇的是一个哥们去北美做了牧师。我们共同见证了深发展的黄金时代。

  (作者曾供职于深圳发展银行)

本版导读

2021-01-2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