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熟”是个老问题

2021-04-09 来源: 作者:木木

  【缘木求鱼】

  虽然一众电商,看起来个个光鲜亮丽高大上,但究其根本,与农贸市场里吆吆喝喝的菜贩也没太大的不同。

  木木

  

  电商平台利用信息优势“杀熟”,几乎已经成为持续性热点话题,隔上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就会有“被杀者”在网上控诉一番,进而引发一阵或高或低的挞伐声浪。

  比较新鲜的“杀熟案”,发生在一周前的深圳。山姆会员店的某位会员发现,同样的商品,自己下两个订单,一个收货地址是高档住宅区,另一个收货地址是普通住宅小区,结果商品售价前者高后者低,差价将近40元。“是可忍,孰不可忍?”该会员于是立即网上曝光,讨要说法。商家随后以“系统故障”回应。

  双方最终如何解决此事,虽然网上语焉不详,但结果也不难想象,像这种“系统故障”导致的问题,商家的解决办法,也无非是退差价或者退货,顾客一般不会有更多选择。至此,像此前发生的类似事情一样,此事也就到此为止。虽然这件事名之以“杀贵”更合适,但别管是“杀熟”“杀贵”,还是“杀笨”“杀憨”,性质倒都差不多,都是电商利用技术优势,抓住顾客“软肋”,看人下菜碟,精准报价,尽可能“收割”,以图利润最大化。

  其实,“杀熟”是个老问题,在电商出现之前早就有。比如,农贸市场有经验的菜贩,往往眼光就很“毒”,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只言片语,就掂量出顾客的身家斤两及对菜价承受力的高低,然后分别报价,从而尽可能地多赚几块钱。许多顾客对此也心知肚明,应对之策,也无非这么两条:一是价比三家,充分权衡,尽量避免吃亏;二是砍价,把卖家报价的水分尽量挤出去。即使有人一不小心被卖家“杀”了“熟”,也不会满市场嚷嚷自己吃了亏;有伤到底线实在气不过的,最严厉的报复手段,最多就是一拍两散,从此不买他家的菜。

  一买一卖间,交易对手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博弈着。只要双方的交易、博弈还在继续,就说明双方能够各得其所,而且所得一定大于所失。如果一方的损失太大了——无论是真的损失大还是感觉损失大,双方的交易肯定就维持不下去,买卖关系解体,各自再寻下家,进而构建新的买卖关系,继续新的博弈。这样的游戏,应该会一直持续下去吧,只要没到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按需分配的那一天,市场买卖关系就得继续维持着;而且,平心而论,于人的世俗生活而言,这种博弈实在充满了趣味性,如果把买卖之间的关系束缚得死死的,参与其间的乐趣估计就要打折扣。

  如果能够比较超脱地站在这个角度看待“杀熟”这种事,或许就能品出约略别样些的人生味道:虽然一众电商,看起来个个光鲜亮丽高大上,但究其根本,与农贸市场里吆吆喝喝的菜贩也没太大的不同,不但吆喝的腔调都差不多,而且也都会本能地琢磨怎么才能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在商言商,这都正常得很。当然,如果超脱不出来被“杀熟”的困境,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这种事,最好的应对之道——从实践经验看,大约就是再也不去他家买东西。

  假如所有的买家都这么有骨气,卖家的行为肯定就会相应有改变。不过,只要牵涉到“所有”的层面,人世间的假设往往就很难成立得了。“杀熟”能年复一年地存续下来,还大有“遍地开花”的势头——从消费者订酒店、买机票被“杀熟”,一路被“杀”到打车、购物、买菜的场景里,就很能说明老问题的顽固性,而且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杀熟”一定会继续“杀”下去。对此,消费者最好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准备什么呢?一、调整心态,把买卖间的博弈轻松化,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当然就是心悦诚服地认为——“被‘杀熟’说明自己有价值”;二、如果心态实在难调整,恐怕就只能在行动上有改变。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版导读

2021-04-09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