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的军事改革为何失败?

2021-05-28 来源: 作者:蔡非

  【想入非非】

  要想不被时代与观众抛弃,必须要有所借鉴与改变,否则可能难逃独自玩泥巴的冷淡前景。

  蔡非

  

  明朝后期面临的国际局势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仅在16世纪最后20年里,明朝边疆就爆发了四场大规模军事冲突,对手分别是蒙古、缅甸、日本、苗疆土司。

  形势已经危如累卵。而解决的办法无非是“富国“和“强兵”两个方面。

  “富国”暂且不提,“强兵”如何来强?

  在明代,朝野的共识是“中国之长技在于火器”。从徐光启和戚继光开始,到后来的孙承宗袁崇焕,都大力鼓励引进先进火器技术,进行国产化规模生产。

  但问题是,明军似乎并不喜欢用这些先进火器,1622年,御史方震儒在奏章中就指出,辽东明军的问题不是武器不行,而是不会使用:“……火器如山,尽以资敌……辽将辽兵遂言火器不得力,不如短棍腰刀之便。”

  要知道,在17世纪,无论是俄罗斯人、日本人,甚至东南亚的缅甸人、越南人,都在努力学习使用火器。

  而唯独北方明军却不愿意使用这些新式火器,这是为什么?

  为何明朝的军事改革会如此缓慢,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软件——军人本身及制度。

  明朝初期朱元璋设计的卫所制度是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追求的是士兵自己种田养活自己。低廉的成本使得明朝初期可以保持庞大的军队规模,足以震慑对手。

  但是到明朝中后期,随着火器技术的进步,军队开始“贵精而不贵多”。一支熟练使用红夷大炮、弗朗机火炮,以及火绳枪的精锐部队,通常能击败人数更多的对手,也正是明朝中后期形势下需要的。

  问题是,要想让明军实现这样的战略转型,需要对军事体制做彻底的变革。

  首先触犯的是卫所军官阶层的利益。

  军官们早已从旧制度中受益变成了地主,而卫所士兵则变成了佃农,主要工作变成了种田。让士兵长时间训练掌握新武器、新战法不符合军官阶层的利益。因为这意味着打乱他们的经营,降低他们的收入。

  其次,地方官府也不支持这样的军队。

  1631年,明朝第一支接受葡萄牙炮术训练的部队哗变,杀官造反,随即渡海投降大清。他们带去的铸炮工匠,及操炮技术,为明朝的灭亡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而他们之所以哗变,原因是军队断粮。士兵们抢了当地的一只鸡,而这只鸡是当地官绅的财产。遭到严厉惩罚的士兵哗变,最后演变成了后面的结果。

  由于供应不足引起军队哗变的事件当时屡次出现,这意味着明朝的地方行政体制不愿意,或者无法满足新式军队的后勤需求。

  再次,明朝的国家财政体制无法供养这样的新军。

  无论是戚继光,还是后来的孙承宗、袁崇焕等人,他们建立的新式部队,不仅仅装备昂贵,连士兵的薪酬也比以前大幅提高。由于使用新式火器制造成本高。操作繁琐,所以对基层官兵的素质要求大为提高。而相对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高薪。

  如徐光启就提出,军饷最低要比原有标准提高50%以上,才能招募到“自足训练且可亦久”的士兵。而到明末的袁崇焕时代,辽东军的人均军费开支更达到过去的三倍左右。

  能适应17世纪战场需求的新军,成本是过去的数倍,而明朝落后的财政制度,却无法供养这样一头吞金猛兽。戚继光在蓟镇十余年练兵仅仅两万,徐光启计划训练两万新军,但朝廷认为“费多而效缓”。孙承宗袁崇焕在辽东改造部队,规模也未超过十万。

  本来数量就不够,还养不起,于是这些晚明军事改革的成果最终未能如明人设想的成为国之干城,反而为敌所用,成为大清夺取天下的利器。这也是历史的讽刺了。

  (作者系武汉历史文化学者)

本版导读

2021-05-28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