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

2021-09-09 来源: 作者:蒋光祥

  【灵光一闪】

  近些年不论有头有脸还是阿猫阿狗,声称要造电动(智能)汽车的人很多。

  蒋光祥

  

  “年轻人的第一台汽车”看样子很快要来,为此,“最后一次创业”的雷军愿意押上自己全部的声望。9月2日,雷军公布一张17人的团队合照,小米汽车公司正式注册。

  说实话,近些年不论有头有脸还是阿猫阿狗,声称要造电动(智能)汽车的人很多。外行都能看出,从乐视网的贾跃亭开始,造车常常被玩成一种新形式的投机,主要用于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但说造车的人多,能落地的车少,呼风唤雨往往等来的却是腥风血雨,一地鸡毛。但是“雷布斯”(小米粉丝给雷军取的绰号,对标苹果乔布斯)说要干一件事,笔者作为曾经的小米手机以及现在小米生态链某些产品的消费者,还是隐隐约约觉得他能干成。最多玩点饥饿营销的老套路,大方向上肯定是可以拉低整个行业定价门槛,消费者能看到实惠。

  在今年小米手机十周年的纪念日,雷军还干了一件让消费者当中的老客户挺感动的事,宣布给当初第一批小米手机的用户,每人发放1999元(当初的手机定价),共计3.7亿元的无门槛红包,即便是营销的噱头,真掏出3.7亿真金白银,直达当初支持自己的消费者,亦属相当厚道。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国人消费者当中也是厚道人多,一旦对商家有了信任或者感激之情,很容易上头,只要产品质量还的确过得去,价格上一定幅度内的多一点少一点,都不是多大事,你有格局,我也得有。

  实际上,雷军在二级市场,相对来说也是厚道人。近些年不管是嘴上还是纸上造车,沾电动汽车就能火,上市公司股价少于三个涨停板都令人意外,一个车轮都没见到的某汽车品牌,从号称造车以来,已经荣登智能汽车行业“全球前五”的市值宝座。但雷军显然态度审慎,嘴巴一紧就是数年,期间没有拿造车计划去资本市场吹风,抬升股价。而是等渗透和投资了整条相关产业链,万事俱备之后才正式对外宣布。

  综合媒体报道,可以发现雷军有这个打算,并开始付诸行动实际上是在五年之前,呈现出一种“长期主义”的客观范本。从五年前起,雷军个人除了投资过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之外,还投资过汽车电子电动系统的奥易克斯、激光雷达厂商北醒、研究传统汽车技术的车米科技、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行者、车载智能硬件的睿米、地图导航的凯立德、车内智能交互系统的新案科技等。同时也投资了珞石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相关)、驭光科技(与三位传感整体解决方案相关)、37℃Data(与AI数据解决方案相关)等科技公司。如果再算上小米汽车计划三年后推出第一辆量产车的时间,那么雷军在造车事业上前前后后花的时间将接近十年。

  而对于雷军个人来说,迄今已进行过近百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深度交流。其中李想、李斌、何小鹏、王传福以及特斯拉CEO马斯克等中外电动汽车大神,无一漏网。雷军还曾两次特意到硅谷拜访过马斯克,被马斯克造车的初衷所打动。因为马斯克称,从不觉得造车是个好机会,因为它的失败率更高。他只是觉得这是人类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值得做的事情,不想苦苦等待着别人来实现。这是何等的情怀?两位人类高质量男性的交流,让雷军更加坚定了人生最后一次创业的决心。

  之前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有望落户合肥、武汉、上海等地,不过落户地尘埃落定后,最终选在北京,与落户上海的特斯拉呈现南北鼎立,但亦惺惺相惜之势。但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区域总部尚未官宣,背后价值不言自明,其他地市有望接着争取。三年左右,小米汽车上街,应该有希望。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本版导读

2021-09-09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