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冯达文先生漫谈哲学与人生

2021-12-14 来源: 作者:孙勇

  【口舌之勇】

  人性善,是人类的理想,中国哲学强调并相信人性善,提倡每人都要为达致“人之善”而努力,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孙勇

  

  冯达文先生要来深圳讲学了!这个消息,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深圳校友中引发一片欢腾。

  好消息总是不胫而走,正如酒香必出深巷,想密封也不行。我这个住在深圳的武大郎(武汉大学男生共同的绰号)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一向对哲学感兴趣的我,决定调整自己的原定日程安排,专程去当冯先生讲座的一名听众。

  冯先生是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宣部和教育部“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已有《冯达文文集》(八卷本)面世,代表性专著有《 中国古典哲学略述》《宋明新儒学略论》《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等,主编教育部统编教材《 新编中国哲学史》等。在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哲学界,冯先生享有很高的声誉。

  12月11日(星期六)下午3时许,作为讲学线下主场的中山大学深圳产学研基地14楼会议室,人气爆棚,一位难求。同步直播的线上,听众人数亦不少。冯先生在众多哲学粉丝的热切期待中,从容开讲。

  冯先生今年81岁,精神状态很好,丝毫看不出他刚因白内障眼疾而做过手术。他以《在理性与信仰之间走来——漫话哲学与人生》为题开讲,在近两小时的讲学中,简明扼要地回顾了自己的求学、执教和科研的学教研思生涯,讲儒道释的思想要义,论及多位古今中外哲学家,分析了中西哲学的差异。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吐词清晰,讲述的逻辑严谨,不用PPT,全程不拿讲稿,娓娓道来,自有静水流深的智慧在其中。在场听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冯先生推崇老庄“顺其自然”的观念,赞赏儒家的“仁爱”之道和佛家“放下”的智慧,提倡向先哲学习,在理性与信仰之间保持平衡与张力。

  谈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时,冯先生着重指出一点:西方哲学主张从超越世俗的神的世界中去寻找“真善美”,认为现实世界充满丑恶,人人皆有原罪;中国哲学则主张从现实世界去寻找并落实“真善美”,尤其以儒家的“性善说”为代表。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这不仅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关乎理想的问题。人性善,是人类的理想,中国哲学强调并相信人性善,提倡每个人都要为达致“人之善”而努力,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互动环节,气氛活跃。对于观众提出的如何看待人性善恶、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修行、冯先生最喜欢的中外哲学家是谁等问题,冯先生逐一条分缕析,耐心作答。

  冯先生指出,人生在世,我们要学会不能太纠结于在每个具体阶段的得失,要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所有的经历不论是顺境或逆境,对于善于学习者,最终都会化为自己的人生财富。人生就是修行,修行必须学会“放下”,千万不要把修行看得很复杂。

  对于自己喜欢的中外哲学家是谁这个问题,冯先生回答,如果中外各举一人的话,中国的是冯友兰,他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外国的是苏格拉底,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领域,哲学得以“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深圳哲学系友会会长王勇成主持,王帅哥控场能力强,说话简炼,声若洪钟,台风大气,颇有金牌主持人的风范。互动环节则由黄家章博士主持,他以自己的博学多识,在听众们的提问与冯先生的回答之间串珠联玉,过渡自然。两位主持人的搭配相得益彰。

  尤为令人感动的是,冯先生这次从广州到深圳,不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演讲,还向每位到场的听众赠送了一份宝贵的礼物——他修订再版的新著《中国哲学入门》。大家兴高采烈地打开扉页,现场排队请冯先生签字。顿时,浓浓的书香在眼前弥漫开来,让我恍然觉得,深圳的“读书月”仿佛还没有结束,它的余温,还在深圳的每一个拥抱书香的地方传导,包括我此刻置身的这间会议室和这座大楼。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本版导读

2021-12-14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