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要学会“自己做饭”
陈嘉禾
最近与一位朋友聊天,问他买了什么股票?他说了几只股票的名字。听到这些股票,我立即说:“这些股票不是你自己看财务报告分析出来的,而是在股票论坛上听别人讨论多了,你就买了。”
朋友很惊讶,说你怎么知道我这些股票不是自己挑选的?
我说很简单,市场流行什么股票,哪些股票是互联网上讨论比较热烈的,我大概心里有数。你买的这些股票,如果只有一两只股票是市场的热门股票,那还不好说。但是,你买的几只股票,全都是市场上的热门股票,那么你这些股票一定不是自己从一大堆股票中独立筛选出来的,一定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投资不要人云亦云
在股票投资中,许多投资者的习惯都和我这位朋友一样,市场什么股票热门就买什么,大家分析哪家公司好,他也跟着说。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你买这几家公司的股票?”他会告诉你一堆答案。
但是,这些答案一听就是市场上最热门、或者说最流行的答案,有时候听到这种答案,会有一种“为别人背书”的感觉。而且,当听到这种“背书式”的思考逻辑时,如果我们深入就其中某个点进行探讨,对方会无法回答:因为他的思考逻辑不是自己产生的,而是从别人那里抄来的,这就好比会背唐诗的人不少,能写的不多一样。
看看市场的逻辑,我们会发现,在每一个时刻,市场上都会流行一些“所有人都觉得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在2020年到2023年,最流行的投资价值是白酒和新能源;在2011年,小盘股是当年最流行的投资标的;在2005年到2007年,地产公司曾经一度风头无两;在2000年,互联网股票是那时候的当红炸子鸡。
但是,市场最流行的逻辑、市场最看好的股票,就真的有价值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市场最流行的股票,往往只是因为价格表现优秀而已。既然听市场上最流行的逻辑靠不住,我们应该怎么投资呢?我的答案是:投资者要学会自己做饭,别老是点现成的外卖吃。
主动“翻石头”
现在A股市场上股票超过5000只,港股通下的港股也有几百只(而且还在逐步增加),基金则有上万只,可转债也有几百只,其他一些衍生品、债券的数量更是不计其数。作为一个称职的投资者,对这些投资品不能说全部仔细研究过,但是每天在里面翻翻找找,从原始数据里判断这些资产里是否有值得投资的内容,是一项必备的功课。
对于这种工作方式,也就是我说的“自己做饭”的研究工作,美国公募基金的杰出代表彼得·林奇,则称之为“翻石头”。林奇在他的书中指出,投资者需要像翻石头找虫子玩儿的小孩一样,不停地翻石头去寻找投资标的,而不是等投资标的送上门来。虽然这样做,可能需要翻上很多石头才能看到一个虫子(还不一定抓得住,抓过虫子的人都知道),但是总好过坐在那里等,没有几个虫子会主动送上门让你抓。
有人也许会说,这种“自己做饭”(或者“自己抓虫子”)的方式实在太累,很多时候也许我们需要看上几百个标的,才能找到一个好的投资项目。但是,这又怎么样呢?和那些在建筑工地、菜场里工作的人相比,看原始资料这样轻松的工作付出,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回报,完全谈不上辛苦。
学会利用分析工具
不过,在我的日常工作中,面对海量的股票、基金、债券,光靠自己一页页看PDF材料,无疑效率是不高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有不少特殊的方法。比如,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我有大概100多个自己编写的Excel表格帮我的忙。
比如,有一种叫CCS的通用表格,会帮我把每个市场的所有的股票,按照GICS(全球行业分类系统)的第4级分类,细分为160多个子行业。
这种CCS表格会告诉我,在每个市场所辖的每个行业里,有多少家公司、整体估值如何、利润率怎样,等等。然后,点击每个行业,表格会告诉我这个行业里具体的成份股,每家的情况怎样。使用这个表格,就能很轻松地对全市场的情况,做到一个大致的掌握。
再比如,有大概30个排列表格,会帮我把各个市场的股票,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排序,比如各个口径的估值、净资产回报率、营业收入增速等。其中有一些表格采用了复合的指标,比如给每个因子一个权重,从而能够计算估值最低、同时增长速度最快的股票。
对于基金投资,我也有不少有用的表格。比如,由于货币基金比其他基金更少采用市值法,更多采用摊余成本法计算自己的净值,也就是更容易将所购买的短期债券持有到期的收益摊到每天进行返息。因此,在统计规律中,我们会发现前90天表现最好的货币基金,大概率在下一个90天,表现也会相对比较优秀。基于这种规律,一个统计哪些货币基金在之前表现较好的Excel表格,就能帮我们省不少事。
除去筛选投资标的的表格,还有一些表格,会帮我做一些更加细致的工作。比如,一个基本的财务分析表格,可以让我在键入一个股票代码以后,就得到公司上市以来每年的财务状况分析。另一个负责比价的表格,则会告诉我两个公司的估值比价历史。在这个估值比价达到历史极值附近时,往往就是卖出性价比低的公司、买入性价比高的公司的好时候。
当然,表格只是投资者“自己做饭”的一个方面。大量阅读原始材料、走访企业、观察经济社会,这些都是投资者“自己做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如古希腊诗人阿尔凯奥斯(Alcaeus)所说的:“勇士才是城市最好的防御塔。”没有一道城墙能够独立成为屏障,而缺少了投资者主动工作的Excel表格、文件、公告,也只不过是一堆机械的资料而已。
在学会“自己做饭”以后,投资者就会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比只听市场讨论、只选流行股票更加多姿多彩的世界。根据我的经验,真正能做到“自己做饭”的投资者,大概会有90%到95%的投资标的来自自己的独立寻找,市场流行股票占比会非常少。
不过,“自己做饭”的投资者也会遇到一些窘境。因为这些投资者的投资标的,都是自己找到的,因此往往会不受市场待见。不少时候,投资者拿着这些“自己做出来的饭”,往往会挨别人的骂:你怎么买这些股票?
其实,这种“抱着自己做的饭挨骂”还不是最打击人的。记得有一次,我买了一个港股,和别人聊起来,本来想请教一下大家对这个股票的看法,结果我得到的回答是:“香港还有这个上市公司?”好吧,想挨骂都没挨到,因为人家根本不知道你买的是个啥。
不过,来自别人的质疑固然会让人感到离群和不悦,但只要投资者自己心里有数,那么越大的市场质疑,往往越代表股票的价值确实没被市场发现,代表价格相对价值来说十分低廉。与最终获得的盈利相比,受到一点市场的质疑、乃至漠视,又算得了什么呢?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