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
迷局不迷:流连于反转的7月 2011-07-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薛树东
6月A股市场再次出现否极泰来的走势。由于思维的惯性作用,很多投资者现在还不会承认2610点就是真正的大底。其实,如果所有人都认为2610点是底部的话,那2610点肯定就不会是底部。现在我们很乐意听到响亮的看空声音,因为那是确认底部的最好依据。 我们之所以称之为“7月迷局”,主要是流连于反转的情节。去年6月上证指数跌至2319点见地量后,通过两波上涨达到3186点,上证指数最高上涨867点,涨幅达到37%。今年1月上证指数跌至2661点第二天见地量后,震荡上行达到3067点,最高上涨406点,涨幅仅为15%。大家可以回顾当时的操作和盈利状况,如果行情性质为反弹,很多人根本赚不到钱,甚至跌入再度套牢的陷阱,2661点至少3067点的反弹就是如此。如果按照今年1月的反弹力度来推断本轮行情的上涨空间,那么目标位就是3000点一线。而如果反弹演化为反转,则很多人可以赚到钱。 一般分析认为,底部分为“估值底”、“市场底”和“政策底”,如果三底齐发,则必见反转。就当前情况来看,市场对于“估值底”已有共识。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将明显好于预期,有望实现24%以上的增长,其中,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也将录得20%左右增长。其次,对于短期“市场底”目前也达成一定共识,分歧仅仅在于是“反弹底”还是“反转底”,是大底还是小底。所以,目前市场焦点就集中在大盘是否见到了政策底。 我们知道,目前面临的很多经济问题,是全球性的,而且短期可能找不到好的出路。同时,通过大幅增加供给来解决通胀的政策效果越来越弱。因此,在通胀上升时,风险要晚告诉大家,在通胀即将见顶时,胜利也要早告诉大家。其实,从中国现在的通胀形势看,环比食品价格继续攀升,宣布治理通胀胜利似乎为时过早,但从同比来看,未来通胀回落确定性极大,宣布通胀治理获得阶段性成果,还是有依据的。 再看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问题就大不一样了。美国5月份的CPI同比高达3.6%,创金融危机以来新高。而且更要命的是,美国CPI的上升多是由新的涨价因素造成的。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对于进一步放宽国债上限迟迟无法达成协议,导致美国国债余额在5月中旬触及14.35万亿美元上限后就基本停止发行。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到8月份,不但美国经济堪忧,美国国债短期违约风险也将急剧上升。 这种国际经济博弈格局下,从大的投资逻辑看,现在就看“熬通胀”。谁熬的能力强,谁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股市表现也会好一些。如果看CPI同比,今年中国最难熬的是在二季度,而美国最难熬的是三季度。如果中国在三季度不再紧缩,那么美国的难熬期甚至可能持续到四季度。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预期中的加息一直从端午节“爽约”到现在? 此外,就在美国宣布抛售战略储备石油的同时,中国宣布大幅下调进口汽油、柴油、航空油和燃料油的关税,随后个税起征点也意外提至3500元,目的是刺激国内需求。从最新公布的6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看,产成品库存在增加,可见需求开始不足;同时,购进指数继续下跌,表明通胀压力正在缓解。 通过对政策面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政策底”已探明。7月中下旬将是最后的确认点,如果政策从“紧缩”向“稳定”转化,则行情有望向反转级别发展。 (作者系芙浪特投资分析师)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