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创投泡沫泛起 2014-09-2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学文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经纬创投张颖致被投企业CEO的公开信《泡沫就在那里》一夜爆红。文章认为,创投圈正在变得无比的疯狂,当前市场泡沫泛起,从“贪婪”转向“恐惧”的关键节点只在弹指之间,警示创业者、投资人可能即将到来的“寒冬”。 当前和张颖持类似观点的不乏其人。 就在几周前,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最近几个月,每周都有我们投资的公司融到新一轮资金,在投资界15年来,从来没见过这么好融资的年份。 不过,这位自诩“为投资界打杂”的投资人在收获旗下被投资企业不断获得新融资的喜悦时,也深感其中的隐忧。在他看来,投资人似乎患上了投资焦虑症,生怕错过了这一班车。 无独有偶,达晨创投高管一行人两个月前曾前往美国红杉、高盛等创投巨头取经,红杉资本在可以轻松获得融资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旗下基金规模和投资质量的自律对达晨一行人触动很大。“本土创投的步伐是不是太快了?”——这样的反思萦绕在他们心头。 当这么多巨头、大佬都直接或者间接地预感到泡沫泛起的风险时,这样的信号的确值得重视。身处市场一线,且如此直接和频密地与中小企业交易、沟通时,投资机构本身就具备一家大数据机构的样本,他们对于市场的荣枯反应会更为敏感。 然而,正如张颖所言,即便如此谁也不能准确预知泡沫何时到来。 在投资行业中,估值的泡沫一直存在。同时,泡沫又是相对存在的,关键是企业能否将泡沫通过业绩增长逐步消化掉。因此,重视风险信号的同时,似乎更应该反思,泡沫因何而生?如何让泡沫自己消化? 投资界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或许能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个问题。文章指出,在今年第二季度,面向处于种子阶段、早期阶段和扩张阶段的创业公司投入的风险资本投资总额环比增长55%,创下自199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当时互联网泡沫已经形成。 张颖的上述文章中也同样描绘了当前投融资市场的疯狂——2014年中国早期的TMT投融资市场中,火爆的现象也异常明显。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疯狂地投资项目,之前不太常见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融资开始变得极其平常,创业项目每轮融资之间的时间差被迅速缩短,甚至上轮刚结束就涨价几倍开始下轮新融资的情况也变得“合理”且频繁起来。 综上不难看出,泡沫泛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进入这个市场的资金太多太快。包括发出泡沫警示的经纬创投,在今年前3个季度,他们已经签下了45个项目,平均每个月5个项目。对比美国巨头来看,即便是在美国市场以激进而闻名的AH也不过1个月1个项目的投资进度,更不要说红杉资本一年也就投10来个项目。 害怕错过机会而衍生的投资焦虑,让投资机构根本停不下来,一棒接着一棒地投融资,泡沫由此被吹大。 细究下来,进入市场的资金太多太快,又要分两个层面来看:首先是进入资金太多,大量资金涌入无疑是因为投资者看好,尤其是对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未来充满期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投入到新经济的资金在几何级增长。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复制的特殊原因,阿里、腾讯两大巨无霸今年上半年就投下了750亿元狂购企业,他们的大手笔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估值泡沫中枢的抬升。 其次是进入资金太快,市场资金投资创业企业除了直接参与发起创业外,更多的方式是通过投资机构的渠道流入。这就涉及一个投资机构自主调节问题,如果判断市场过热就可以调整投资节奏和频率,减缓资金流入的速度;如果认为市场依然处于低估阶段,则可以开足马力继续投资。显而易见,投资机构在控制资金进入市场的快慢方面有着一定的主动权。当前投资机构疯狂杀入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出资人被动驱赶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缺少自律和盲从的结果,这里又包含创造业绩和做大规模的双重因素,且相比来自投资者的压力更为主要。 当然,也还有二级市场并购火爆等外部环境的原因。近一年来二级市场不断上演并购热潮,资产价格推高迅速传导到了一级市场。 要想泡沫不在自己手中破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投资慢下来、精细起来,寻找内核足够好的创业公司,在泡沫中绽放出“时间的玫瑰”。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