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7版:博客江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报博萃

  信任与忘记

  有好事者把投资归结为三个境界:投机、惦记、最高境界是忘记。其实,这便是炒股生涯浓缩的六字真言。如何理解呢?新股民刚入市容易受到市场干扰,稍有风吹草动、流言蜚语就见风使舵;有的持有人还带着“炒”股的操作思维,试图在震荡走势中做波段,高抛低吸赚取差价。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持有人尚未对买股就是持有公司的股权这个事实建立起足够的信任感,频繁换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到了第二阶段,有些股民对股市的起伏已经有所适应,对持有的公司股权也有了一份感情,不舍得轻易卖出,但对市场的波动还有些念念不忘,每日都会在心里盘算着盈亏,大跌大涨的时候还难免诚惶诚恐,心有戚戚;而到了第三阶段,就是忘记。忘记不是遗忘,更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和持有的公司同甘苦共患难,经历了市场牛熊交替、兴衰更迭之后,对于所持有公司的经营管理团队的投资能力有着深刻了解和极度信任。听说,现在已经有了专门研究管理层的专业机构了。

  我知道,大多数人都有一块心病:不知道啥时卖出合适。其实,常说的理性卖出持有的股权,应该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公司不再信任,二是对市场趋势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公司管理团队的资质是持有人自己可以判断的,但市场趋势,却是连投资大师都无法预知的。巴菲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短线高手有他们做短的功夫,价值投资的人却不屑于频频的动作,因为他们深信,窖藏的时间越久,迷香自然越醉人。不过,我倒主张财务数据的测算,繁华时可以多给他30%左右的高预期,低迷时可以缩水50%的警戒线,具体因人而异。更喜欢老巴的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的卖出法宝。

  忘却也是有先决条件的,那便是你已对持有公司做足了功课。所以,如果信任你所投资的公司、信任它的经营管理团队,就把对市场所有的顾虑都留给公司吧,你所要做的就是买入它,然后“忘”了它,让它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这样一起和你慢慢变老,但不用坐摇椅了。(蕙的风)

  加息惹怒了谁?

  自8月份的CPI冲上3.5%创出新高后,加息的阴影就一直挥之不去,成为了高悬在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过,央行对此没有特别的回应,而是仅仅发行央票对市场的资金进行净回笼,让市场捉摸不透。

  加息惹怒了谁?利率倒挂已非一朝之事了,存款利率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老百姓的财富面临着贬值的危机。经济既然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了,如果央行采取加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可是,有人不高兴,对央行的加息妒之如豺狼。毫不疑问,是市场上的股市投资者、债券持有者诸等人不高兴,加息的政策无疑会把资金引导回银行,造成股市下跌、债券收益率下降等不太理想的情况。

  不过,不加息就能解决问题了吗?物价依旧在上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能得到实质上的提高,温和的通货膨胀也可能会促使股价的上涨。加息是对经济发展中过热现象的一种纠正,放任经济自流可能会在短期内为投资者谋取福利。但最后。不健康的经济终将股市击垮。现在没有加息,不代表以后再也不加息。总是去想加息的时间能再拖延一点,实际上是在品尝一杯美味的慢性毒药!

  以一个平民的姿态看加息,对央行的加息感到欢欣鼓舞。可是,加息作为一剂猛药会对经济的运行有一定损伤,这使央行想出手时总一忍再忍,相关利益集团又在一旁鼓吹游说将加息妖魔化,兼之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金融形势时有动荡,使加息好几次胎死腹中。

  无论如何,第四季度加息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概率的事件,市场去抨击加息只是为自己的错误找一个不光彩的借口。(上善若水)

  (叶 芊 整理)

《证券时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