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1版:基金营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 栏
以PE的视角看投资
刘劲文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小板日益壮大,创业板市场开闸,越来越多的PE(股权投资基金)进入国内普通投资者的视野,PE背后的投资理念值得投资者关注。

  在创业板市场上,PE频频现身。尽管现实是大多数投资者无法在Pre-IPO阶段进行投资,但PE的成功经验仍可以在二级市场投资中为我们所学习借鉴。

  在考虑投资组合的时候,基金经理通常会兼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自上而下选股的关键在于对行业趋势的把握和拐点的预测,这种选股模式比较适用于产业特质相对趋同的周期性行业。自下而上选股往往更需要对一个企业的深入挖掘,这很接近于PE的投资视角。多数上市前有PE介入的公司属于生物医药、TMT、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创新型行业、民间资本背景、有核心技术(竞争力)、高速成长和不确定性(风险)是这些行业的显著特征。PE除了对公司所处行业的走势做出宏观判断,更要评估公司本身现有的和未来的盈利模式、了解管理层的远中近期战略、财务状况、资本性支出、融资安排以及现金流的合理性等等,还会通过进入董事会实现“近身”投资。这种投资视角的好处在于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变化,从资本的角度影响管理层的决策。

  目前政策方向和大类周期性行业的预期不明朗,自上而下的投资方式面临严峻挑战,这时不妨更多关注企业本身。良好的前瞻性对于成功投资不可或缺,投资者的前瞻性主要体现为:在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之前就去关注这个企业能否做出适当的结构调整,预估调整带来的经济影响和盈利贡献度,并把这些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个人投资者不妨以PE的视角考察企业,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深入挖掘企业的投资价值,在对公司所处行业的走势做出宏观判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评估公司盈利模式、了解公司战略,力求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最大程度地分享公司的高速成长带来的投资收益,并在合适的时机调整投资组合。 (汇添富基金 刘劲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