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扩大网下询价面当堵“人情价”后门
胡 岩

见习记者 胡 岩

  《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将于11月正式实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即将进入第二阶段。昨日,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由主承销商挑选推荐询价机构和确定网下每笔配售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情价“留有空间,而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供求关系的根本调整。

  “人情价”后门

  适度扩大网下询价机构的范围,允许主承销商推荐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和配售,成为一大关注点。一位投行负责人表示,采用主承销商挑选推荐询价机构方式,承销商必然会更多向本公司的客户倾斜,这有利于维护客户关系,发行也更有保证。

  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打新必赚”的铁律尚未完全打破的情况下,由主承销商挑选推荐方式,是否将导致“人情价”现象有增无减?

  上述投行负责人表示,网下摇号制度可以起到对机构投资者定价的约束作用,与此同时,披露参与询价机构的具体报价情况也将起到一定软约束作用。“网下配售机构中签后配售的数量将有十倍、甚至数十倍的提升,报价时必须更加慎重。”

  而此次发行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便是“网下摇号”制度。《指导意见》规定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设定每笔网下配售量,并据此确定可获配机构数量。如入围机构较多,通过摇号来确定参与配售机构,但对于市场密切关注的网下具体每笔配售数量并未做出具体规定。

  “具体的配售方案由主承销商来定,给了主承销商选择配售机构数目的一定自由度。通过调整每笔网下配售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下摇号中签率。”上述投行人士称。

  绕不开的供求关系

  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一个背景是,农行、光大银行相继上市,工行、建行等银行天量再融资蓄势,新股发行节奏保持高速,但“三高”现象仍未显著改观。在新股发行改革前的2007年和2008年,中小板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是28.2倍和26.63倍,在新股发行改革以来,中小板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49.82倍,上海主板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39倍,比改革前两年的市盈率36.23倍和29.69倍都有一定的升幅。与此同时,新股超募现象十分严重,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中小项目IPO计划募资金额1022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2380亿元,超募达1.33倍。截至9月30日,已上市的123家创业板公司超募比例更是高达1.91倍。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负责人表示,第二阶段改革的具体措施,意在遏制目前新股发行中存在的 “三高”现象,并为未来新股发行节奏调整做准备。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仍然绕不开供求关系,遏制“三高”还在于供求关系的根本调整。

  “一级市场不放开,仅靠二级市场调整,破发和‘三高’都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新股定价一般会考虑二级市场的估值,往往随着二级市场的预期水涨船高。”他说。

  本轮发行体制改革对现有市场利益格局进行了一定调整,将对高发行价起到向下的牵引作用。但上述券商负责人认为,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放开对供给的限制,研究如核准制、存量发行等可行性。此外,除了改革发行制度,还要加强退市制度的建设,这也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部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