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8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投瑞银成长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2010第三季度报告

  基金管理人: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送出日期:2010年10月25日

  §1 重要提示

  ■

  §2 基金产品概况

  ■

  §3 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3.1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元

  ■

  注:1、本期已实现收益指基金本期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相关费用后的余额,本期利润为本期已实现收益加上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以上所述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例如基金申购赎回费、基金转换费等),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3.2 基金净值表现

  3.2.1 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

  ■

  注:1、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在实际投资运作中,本基金将维持较高的股票投资比例,即股票资产在基金资产中的占比将以基金股票配置比例范围60-95%的中间值,即约80%为基准,根据股票、债券等类别资产的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的综合比较与判断进行调整,为此,综合基金资产配置与市场指数代表性等因素,本基金选用市场代表性较好的中信标普300指数和中信标普全债指数加权作为本基金的投资业绩评价基准。

  2、本基金对业绩比较基准采用每日再平衡的计算方法。

  3.2.2 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

  ■

  注: 截至本报告期末各项资产配置比例分别为股票投资占基金净值比例73.18%,权证投资占基金净值比例0%,债券投资占基金净值比例0.82%,现金和到期日不超过1年的政府债券占基金净值比例26.31%,符合基金合同的相关规定。

  §4 管理人报告

  4.1 基金经理(或基金经理小组)简介

  ■

  注:任职日期和离任日期均指公司作出决定后正式对外公告之日。证券从业年限的计算标准遵从行业协会《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4.2 报告期内本基金运作遵规守信情况说明

  在报告期内,本基金管理人遵守《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其系列法规和《国投瑞银成长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等有关规定,本着恪守诚信、审慎勤勉,忠实尽职的原则,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在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决策规范,基金运作合法合规,没有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行为。

  4.3 公平交易专项说明

  4.3.1 公平交易制度的执行情况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了公平交易相关的系列制度,通过工作制度、流程和技术手段保证公平交易原则的实现,以确保本基金管理人旗下各投资组合在研究、决策、交易执行等各方面均得到公平对待,通过对投资交易行为的监控、分析评估和信息披露来加强对公平交易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形成了有效的公平交易体系。本报告期,本基金管理人各项公平交易制度流程均得到良好地贯彻执行,未发现存在违反公平交易原则的现象。

  4.3.2 本投资组合与其他投资风格相似的投资组合之间的业绩比较

  本基金在报告期内的投资收益为12.53%,投资风格相似的其他投资组合仅有国投瑞银创新动力股票基金,其同期收益为19.42%,季度业绩差额超过5%,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两只基金因规模变化等原因在股票仓位和资金变动上存在差异,导致业绩差异。

  4.3.3 异常交易行为的专项说明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未发现异常交易行为。

  4.4 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说明

  4.4.1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0年上半年,央行继续执行09年底来的货币紧缩政策,此外,政府展开主要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再加上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回落。进入三季度,政府财政政策有所扩张,表现为和保障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新开工项目投资有所加快,同时消费依然强劲,内需逐步企稳,而央行货币政策转为中性,货币信贷增速趋于平稳,总的来看,中国经济虽然还处在减速通道中,但下滑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股票方面,A股市场总体上呈现震荡上升走势。市场上升动力主要来自政策预期变化,二季度末投资者开始预期宏观紧缩政策转向,周期股率先开始反弹,但整个季度,市场主线主要集中在“调结构”相关的战略新兴产业、与通胀预期相关的食品饮料、农业、稀缺资源等方面。在风格方面,中小板、创业板指数显著跑赢大盘蓝筹股,但在季度后期,受估值偏高和解禁压力影响中小板和创业板开始走弱。

  三季度本基金较大规模减持了金融、三网融合等行业相关股票,增加了医药、食品饮料、房地产、资源品等行业配置。

  2010年四季度,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但回落的速度将趋缓。基数效应是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主要原因,外需走软在四季度将更为明显,而中央政府通过加快保障房建设、加快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和施工进度,将部分抵消宏观调控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总的来看,四季度投资同比增速将相对稳定,消费保持平稳,CPI将在四季度初见顶回落,通胀压力将有所缓解。就货币政策而言,由于经济增速下滑速度已经明显放缓,而通胀预期仍较为强烈,再加上国外央行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年内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就利率政策而言,尽管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加息必要性不大,但是央行在四季度初CPI处于高点时加息一次引导通胀预期、减轻负利率的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展望后市,我们阶段性看好资源品、低估值的周期性行业表现,在风格上则看好中等市值的二线蓝筹品种,但更长一点,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大消费、服务业、传统行业中的优势企业。

  4.4.2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止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8953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5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02%,业绩表现略高于基准,主要得益于增加了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配置。

  §5 投资组合报告

  5.1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

  5.2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

  5.3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

  5.4 报告期末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

  5.5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名的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

  5.6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名的前十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资产支持证券。

  5.7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名的前五名权证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权证资产。

  5.8 投资组合报告附注

  5.8.1 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本期没有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的,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未受到公开谴责、处罚。

  5.8.2 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股票均属于基金合同规定备选股票库之内的股票。

  5.8.3 期末其他各项资产构成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

  5.8.4 报告期末持有的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

  5.8.5 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存在流通受限情况的说明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

  5.8.6 本基金本期未投资托管行股票、未投资控股股东主承销的证券,未从二级市场主动投资分离交易可转债附送的权证,投资流通受限证券未违反相关法规或本基金管理公司的规定。

  §6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单位:份

  ■

  §7 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7.1报告期内本公司对本基金持有的因特殊事项而停牌的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调整。指定媒体公告时间为2010年7月1日及2010年8月6日。

  7.2报告期内本公司对网上直销平台基金申购最低金额限制进行调整。指定媒体公告时间为2010年7月7日。

  7.3报告期内本公司对使用工行借记卡通过公司网上交易系统进行申购和定投业务的个人投资者实行申购费率优惠。指定媒体公告时间为2010年9月16日。

  §8 备查文件目录

  8.1 备查文件目录

  《关于核准融鑫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大会决议的批复》(证监基金字[2007]344号)

  《国投瑞银成长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国投瑞银成长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协议》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公司章程及基金管理人业务资格批件

  本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报刊上披露的信息公告原文

  国投瑞银成长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2010年第三季度报告原文

  8.2 存放地点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4028号荣超经贸中心46层

  存放网址:http://www.ubssdic.com

  8.3 查阅方式

  投资者可在营业时间免费查阅,也可按工本费购买复印件

  咨询电话:400-880-6868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25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