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弘业期货总经理周剑秋:创新业务带动转型 2016-06-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沈宁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去年以来,中国期货业迎来发展新阶段,创新业务多点开花,融资通道打开更为期货公司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一批优秀期货公司脱颖而出。弘业期货去年底在香港上市,完成向公众公司的转型,在行业内颇具代表性。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弘业期货,对该公司总经理周剑秋进行了专访。据周剑秋介绍,弘业期货正着力资管等各项业务的拓展,互联网和国际化布局加快,公募牌照申请也正在进行中。在她看来,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大前提下,期货行业未来大有可为。 创新业务带动转型 2010年以来,期货行业发展提速,期货公司也迎来大发展的年景。如果说股指期货上市让行业享受到了金融期货的盛宴、迈出跳跃的第一步,那么期货创新业务和上市则让期货公司真正实现了三级跳。 创新业务是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抓手。2014年以来,期货行业已相继推出期货投资咨询、期货资管、风险管理子公司等多项创新,其中,期货资管已成为不少公司的品牌业务。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底,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已达1142亿元,较2015年初增长7倍。2015年,全行业资管业务收入5.45亿元,净利润1.31亿元,资管业务已经成为部分期货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此,周剑秋表示,“在创新业务带动下,目前期货行业已逐步摆脱单一经纪业务的窘境,行业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去年弘业期货取得了不少新牌照,控股公司现在也在申请公募基金资格。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把这些新业务做细做实,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开始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资管业务收入去年年底在全行业已经排进前20名。” 除了各类牌照业务的推进,今年弘业期货还力推线上和线下的布局。互联网开户业务推出后,线上开户数量明显增加,公司安排研究院专门推出定制化服务,直接将研究产品推送给客户。并计划推出掌上客户端,深化推进互联网+。国际化方面,其香港子公司会申请除期货外的其他牌照,为混业经营作准备。 期货行业大有可为 谈到行业发展时,周剑秋表示,期货行业已经开始与多层次金融市场融合,风险管理功能正在逐步被各界认识。近年来,期货行业已经从单一的传统的经纪业务走向以经纪业务为基础,多项创新业务并重发展的综合型金融行业。随着监管的进一步放开,混业经营的势在必行,期货业的春天指日可待。 周剑秋还称,“相对来说,国内期货市场发展较为滞后,覆盖范围小,交易品种少,品种结构和布局也不尽如人意,市场规模也偏小,整个行业基础相对薄弱。但国内期货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起步阶段,未来潜力很大。” 上市给了期货公司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4年9月,证监会发文明确支持期货公司进行股权和债券融资,在境内外发行上市或新三板挂牌。2015年,创元期货率先挂牌新三板,此后,永安期货等多家期货公司挂牌新三板,鲁证期货和弘业期货相继H股上市。目前,瑞达期货、南华期货已完成预披露,准备在A股IPO上市。 周剑秋总结,“对弘业期货来说,上市一方面提高了公司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开启了资产证券化和资本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创新。上市后,期货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解决了融资问题,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公司竞争力。此外,上市还能推动公司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助于公司在期货行业内做大做强。”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