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小公募基金面临艰难时世 惟愿“活到下一轮牛市”

2016-06-2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股权变更频繁、激励不能到位、高管频频离职等都是摆在新基金公司面前的难题,部分小基金公司高管更是坦言:“当前新基金公司实在太难做了,我们只求能够活到下一轮牛市。”

  对于部分新近成立的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创业之初本就生存艰难,尤其是今年,股市大跌,市场难见起色,股权变更频繁、激励不能到位、高管离职等都是摆在新基金公司面前的难题,部分小基金公司高管更是直接对中国基金报记者坦言:“当前新基金公司实在太难做了,我们只求能够活到下一轮牛市。”

  难题一:股权频变更

  在早期,公募基金进入门槛较高,公募基金公司的股东大多获益颇丰。但近几年闯入基金行业的“新兵”越来越多,公募基金股权也不再是香饽饽,一些中小型公司的股权变动日渐频繁。

  从证监会公布的基金公司发生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变更或基金公司实际控制人提交变更申请列表看,短短半年,已经有10家基金公司出现或拟发生股权变动,占全行业近10%,而这些发生股权变动的公司,大多为管理规模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的中小基金公司。

  具体来看,泓德、天治、中原英石、嘉合等中小基金公司均出现在审批表中。获得受理进度最快的是中欧基金,该公司于今年3月14日上报,已于6月14日进入第一次反馈。

  “去年以来,陆续有多家小基金公司股权被转让,万家基金、西部利得基金、中融基金股东均出现过变化。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权变动问题,与公司规模和业绩行业垫底关系最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以中原英石基金为例,最新数据显示,中原英石旗下目前产品数量仅为1只,规模仅0.1068亿元,位列公募基金资产规模榜单倒数第一。在公募基金发行加速的背景下,中原英石也仅管理过两只产品,其中1只已经宣布清盘。

  “广州一家成立多年的基金公司也将遭遇股权变动,该公司一直难逃频换总经理的魔咒,这导致产品规模和业绩都难以实现突破。今年以来,随着私募、实体企业、第三方机构甚至专业个人纷纷加入公募战局,设立基金公司,公募基金的牌照红利正不断降低。未来,对于经营不善的公募基金而言,股权变更问题将更加突出。”广州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难题二:激励成画饼

  公募基金业竞争激烈,对于收入不高的新公司和小型公司而言,股权激励确实是吸引人才的法宝。但据记者了解,部分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在股权激励方面,很难突破大股东层面的制约和限制,激励问题仍然是摆在新基金公司面前的难题。

  深圳一家小型基金公司高管对记者说:“外界曾传言,有基金公司发出几千万元的年终奖。虽然基金公司都有激励措施,但往往到最后关头,却没法按照年初的承诺兑现。作为新成立的小基金公司,我们不会承诺很高的业绩提成,因为我们知道最后肯定是没有办法全部兑现的。我们是按照季度按时进行业绩兑现,也希望基金经理降低自己的收益预期。对于小基金公司而言,活下来最重要,公司能够站稳脚跟,才能给基金经理比较好的业绩激励。”

  除了公司成立之初的生存问题,大股东层面的压力,也是一些基金公司难以兑现较高激励承诺的关键原因。

  “作为管理者,我当然希望手下的团队和优秀人才可以获得最高的业绩激励,但实际情况是,我自己说了不算。一旦激励金额超过一定额度,股东层面肯定不会通过。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去协调好股东方和公司团队之间的关系,尽量替团队争取较好的激励方案,我也希望团队跟着我有好日子过啊!”华南一家新基金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难题三:高管离职潮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人才失血愈发严重,高管离职潮涌。无论是新成立的小型基金公司,还是成立时间较久的老牌基金公司,都会面对这样的难题。

  据记者了解,华南一家新基金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备受股权变动的困扰,该公司的主要股东之间一直存在股权争夺问题,可谓硝烟弥漫,暗流涌动,这也导致该基金公司自筹备成立起便陷入高管离职的困局。

  该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核心高管层流失大半,今年市场不好,权益类产品难发,债券类产品难做,大股东之间还互相打架。公司成立之初便遇到这种问题,实在太艰难了。作为业务团队负责人,我现在的压力非常大。”

  部分成立时间较久的老牌基金公司同样也遭遇高管频繁变动的尴尬。

  6月3日,长信基金发布的高管人员变更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叶烨因个人原因离职。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长信基金高管频繁变动:2012年10月底,长信基金原副总经理付勇离职;两年后,长信基金原总经理蒋学杰又因个人原因离职;2015年4月,时任长信基金董事长田丹也宣布离职;今年6月2日,公司董事长再度发生变更。

  “公募基金频现高管离职,首先是人才稀缺问题,公募基金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未来伴随着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优秀的投研人才将是稀缺资源,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必须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否则,肯定会导致人才流失;其次,公募基金是团队作战型企业,总经理走马上任后,都会带着自己的核心团队过来,对原有的公司团队人员会形成挤出效应,导致公司已有的其他员工另谋高就,这已经成为惯例。”广州一家新基金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综 合
   第A003版:专 栏
   第A004版:银 行
   第A005版:公 司
   第A006版:公 司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财务造假案例解析
   第A010版:基 金
   第A011版:基 金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数 据
   第A014版:信息披露
   第A015版:信息披露
   第A017版:信息披露
   第A018版:信息披露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小公募基金面临艰难时世 惟愿“活到下一轮牛市”
小公募人才荒加剧 近两周3位投研总监离职
鼎泰新材股价连涨华宝兴业基金收获颇丰
民生加银携刷刷手环跨界合作推钱包理财
“小而美”公募基金不应该是个梦
中小基金公司极力拓展渠道传统大行地方城商行两手抓

2016-06-27

基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