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2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稀土产业散发“磁力效应”
李小平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伴随国家的多项重拳出击,稀土产业链正在裂变,投资者将注意力由稀土资源型企业转向了稀土新材料企业。

  在我国,稀土除了应用于传统领域外,近年来稀土新材料也暂露锋芒,特别是稀土永磁体,受到了业界的广泛看好。那么,随着稀土价格的持续上涨,下游需求能否承受得了?

  国信证券研究彭波曾以重要的稀土金属物——金属钕价格上涨为例做了需求压力测试。金属钕价格目前约29万元/吨,价格上涨50%,将导致钕铁硼价格上涨6.04万元/吨。永磁企业需要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下游终端企业,以下游生产永磁风力发电机企业为例,即便是将6.04万元/吨上涨成本全部转移给它们,其生产一台1.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成本也仅仅增长0.97%。

  由此看来,稀土价格的上涨对于下游企业而言,显然是可以接受的。资料也显示,不论过去几年稀土价格的变动幅度有多大,中科三环及宁波韵升的毛利率一直维持20%以上。

  而透过此轮稀土保卫战也不难看出,中国政府对掌握稀土定价权的决心似乎不可动摇,这让业界看到了稀土永磁企业的未来。申银万国研究员郑治国称,稀土出口配额的下调,将意味着永磁材料的出口将会出现上升态势,因为国外在无法进口到上游原料的情况下,必然转而进口中游加工产品。

  实际上,稀土需求的变化已经让稀土材料企业摩拳擦掌。记者梳理今年以来稀土永磁企业的投资路径发现,除了中科三环外,其他企业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扩充产能或延长产业链:9月,安泰科技新稀土永磁项目上马;6月,太原刚玉与韩国泰昌N.E.T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将共谋钕铁硼产业链的未来;4月,中钢天源与南京胜田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永磁电机业务……

  没有在此时选择扩张的中科三环也有自己的想法:“做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永磁材料企业,中科三环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生产技术,现在只需要等订单了。对于公司来说,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维持稀土原料的稳定供给。”中科三环有关人士对记者称。7月27日,中科三环与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稀土供给、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

  按照业界的观点,新能源汽车、风电电机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撬开了稀土新材料的需求空间。以丰田普锐斯为例,一台HEV车使用钕铁硼永磁材料约2公斤,如果全球一年新增100万辆,将直接新增钕铁硼永磁材料2000-3000吨的市场需求。“按照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未来5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15-20%增长速度。”中科三环上述人士对记者如是说。

  事实上,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嗅到了稀土永磁企业的投资机会。中报显示,在今年二季度,中科三环、宁波韵升及安泰科技等稀土永磁企业均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大幅增仓。其中,不乏对稀土产业了如指掌的中国五矿集团。

《证券时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