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11家交易所热议国内期权发展 2013-12-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曾炎鑫
见习记者 曾炎鑫 昨日上午,在第九届国际期货大会的交易所圆桌论坛上,五大海外交易所和国内六大交易所的领军人物针对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展开讨论,中国衍生品发展特别是期权市场发展成为热议话题。 境外交易所 关注中国衍生品发展 在圆桌论坛中,多家海外交易所都对国内衍生品发展表示高度关注,并对国内衍生品发展提出了不同建议。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首席执政官(CEO)Phupinder S. Gill表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发展。在他看来,期货期权将会是中国期货市场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 他表示,全世界的交易所中,不论是中国的金融交易所还是海外的金融交易所,所有的创新都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只要在发展期权的过程当中始终能够监控好风险,始终把风险管理贯彻下去,期权的产品就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表示,内地市场、香港市场有着大量散户参与市场交易,如何解决既保护个人投资者,又不至于扼杀期权产品的创新灵魂,是摆在监管者和交易所面前的巨大挑战。监管层在面对机构进行衍生品创新时,监管重点应该放在监管行为上,不能苛求理论意义上的完全公平,而应该让市场做决定。 李小加还建议,在股票市场或者股票类的衍生品市场上,要学习国际的新标准、新方法,学别人的方法,办自己的事;在商品期货市场上,要与时间争跑,要出去抢标准、建标准,抢话语权。李小加称,期货市场在家里多待一天,实体经济多亏一天,商品期货最重要的挑战就是要迅速地出去抢标准。 新加坡交易所CEO周士达表示,中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时间是非常短的,中金所用短短5年时间就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非常瞩目的成就。周士达同时表示,希望中国期权市场明年能够开放。 大商所:农产品期权 明年5月做好准备 昨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刘兴强在国际期货大会主论坛上表示,农产品期权的研究工作已进入全市场仿真交易阶段,预计明年5月可以达到推出农产品期权的条件。 刘兴强表示,农产品期权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交易工具,在推出前要从理论、技术和市场接受程度等多方面探求各方共识,大连商品交易所从2004年开始展开对于期权的研究工作,至今已经9年,“9年磨一剑,其实我们花的功夫也不小。” 从去年开始,大商所开展了农产品期权的仿真交易,从一开始交易所内的仿真交易逐渐推广到部分会员的仿真交易,再到全体会员仿真交易,参与的会员达到115家。 刘兴强预计,到明年5月份农产品期权能够满足实际推出的条件。不过,实际上明年5月份究竟能不能推农产品期货,还取决于相关法规、规则和市场接受程度。 上交所:个股期权 多个层面开展准备工作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谢伟表示,个股期权已经在规则、技术、投资者教育等多个层面开展了准备工作。 谢伟表示,对个股期权的监管,要彻底跳出现货监管的思路,要完全适合期货本身运行的特点。参照国际通行做法,个股期权监管将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进行:事前有限制性措施、投资准入的条款,事中有限制开仓和保证金管理的措施,后期有强制平仓的安排。 谢伟表示,在个股期权的设计之初,上交所就表示欢迎期货公司参加个股期权业务。未来上交所为期货公司参与这一业务提供两种可能参与途径,一个是做代理,另一个则是作为交易所的特别会员,直接参与交易所的交易。 谢伟称,上交所此前的调研发现,期货公司普遍反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希望直接参与场内交易。目前,上交所正在积极准备让期货公司直接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个股期权的交易。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