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我国“两板”贸易进出口概况 2013-12-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两板”的国内贸易情况:国内纤维板的主产区和主销区在地域分布上基本重合,以省际流通为主。2012年,全国跨省贸易量2100万立方米(合4.6亿张),占全国总产量的38%。胶合板的主销区与纤维板相似,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生产集群已逐渐从江浙一带向河北、山东等华北地区转移。2012年,全国跨省贸易的细木工板数量590万立方米(合1.3亿张),占全国总产量的30%。在“两板”跨区运输中,公路、铁路和水运运量占比约为7:2:1。纤维板和胶合板国内贸易多采用经销商与厂家直销两种模式,比例约为7:3,市场化程度近100%。 “两板”的物流情况:我国纤维板物流流向较为清晰,基本为华北和华东部分剩余产量流向环渤海地区;华东和华中地区剩余产量流向长三角地区;华南、华中以及西南地区的剩余产量流向珠三角地区。从省份上来看,流出量最大的三个省分别为广西、河南和河北;流入量最大的三个省市分别为广东、浙江和上海。 我国胶合板的贸易模式与纤维板一致,基本为华北剩余产能流向辽宁和京津地区,华东剩余产能流向上海地区,中南地区剩余产能流向珠三角地区。 胶合板的物流流向基本代表了细木工板的物流流向情况。从省份上来看,流出量最大的三个省分别为山东、河北和湖南;流入量最大的三个省市分别为广东、北京和上海。 “两板”的进出口情况:我国纤维板行业在进入21世纪后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对外贸易也飞速发展,逐渐实现了贸易顺差。2005年,纤维板的出口量第一次超过了进口量。2012年,纤维板出口370万立方米(合8140万张)。东南沿海省区是主要出口地区,集中在江苏、山东、上海和广东。进口方面,2003年以前我国纤维板的进口量以15%左右的速度逐年增加。而后随着我国纤维板生产量的增加,纤维板进口量以16%左右的速度逐年下降。2012年,我国纤维板进口19万立方米(合418万张)。 (纤维板和胶合板现货知识之五)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