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和黄12年来首次 企稳“红底股”门槛 2013-12-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吕锦明
证券时报记者 吕锦明 虽然昨日港股大市走软,但香港首富、“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00013.HK)逆市逞强,股价上升2.4%,重返并企稳在“红底股”(股价达到甚至超过100港元的个股)入门线之上,收盘报102.3港元。 实际上,上周四和黄曾于早盘一度冲过100港元的关口,不但突破了于10月初创出的99.8港元的高位,更是该股自2001年3月至今,即超过12年以来首次重入“红底股”的行列。不过,当时收盘时,和黄却未能企稳在100港元大关之上。 外资大行摩根大通在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给予和黄“增持”的投资评级,决定上调其目标价,由108港元升至119港元。这相当于公司股价较每股资产净值(NAV)折让收窄至20%。该行指出,如果和黄的经营回报能够持续改善,其估值有机会进一步被重估。 该行预料,一旦市场对公司的3G业务的长期信心增长,按照和黄过往历史来看,当公司资本报酬率(ROIC)差额趋向正面时,其与资产净值折让的偏差应可移除。 摩根大通还指出,公司管理层积极管理业务组合,目前零售、内地房地产及基础设施成为主要息税前利润(EBIT)的主要贡献来源。从公司股价催化因素方面看,和黄仍有机会采取企业行动,包括从电能(0006.HK)中分拆港灯、潜在分拆屈臣氏、未来或分拆内地物业业务上市,以及对公司在欧洲的3G业务进行进一步并购等。 瑞银亚洲股票衍生产品销售部董事总经理于正人指出,和黄在过去12年中,有10年的税前盈利均录得增长;如果和黄分拆旗下的港灯、屈臣氏及内地业务等,则有机会释放出更多价值,从而成为股价的催化剂。 一位券商分析员表示,早前和黄出售百佳未果一度令其股价回落调整,不过在月中低见过92.9港元后便开始回升,不但收复了50天均线等失地,更突破了前期的高位。屈臣氏业务的估值大约1710亿港元,相当于和黄每股40港元。另外,假设和黄减持屈臣氏25%或50%的股权,则可令公司的净负债相对资本比率大幅下降,并可为和黄重整欧洲电讯业务提供资金。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