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6月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人民币直兑日元开闸 机构做多动力不足

互为货币锚面临三大障碍,银行初期难以摆脱对美元的“路径依赖”

2012-06-0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朱凯
IC/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于今日起开展人民币对日元的直接交易,并引入做市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2010年8月至今,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对俄罗斯卢布已陆续实现直接交易。此次人民币绕开美元,与日元实现直接交易,显示我国在中日直接外贸上迈出重要一步,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积累了经验。

  两国货币“直兑”正式开闸,国内银行机构的内部管理会有哪些调整?美元“锚”作用会否就此日渐式微?此举对中日两国影响有何不同?围绕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多家中外资银行、日资企业及外汇专家。

  不等同于自由兑换

  人民币与日元开启直接交易,现阶段更多体现为银行间市场交投“形式”的改变,短期内对企业、居民的货币直接及自由兑换,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货币之间自由兑换的隐性前提是,该国资本项目的完全放开,而这在我国尚未实现。”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

  根据我国外汇管理政策,通过进出口贸易所形成的经常项目下不同币种的结算,可以进行直接兑换,但也并非全部脱离美元;企业及居民的消费、投资等资本项目下的结算,即便允许直兑,仍有额度等方面的限制,也谈不上自由兑换。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负责人答记者问时称,此次人民币对日元交易方式的完善,主要体现在鼓励银行间市场成员进行直接报价和改进人民币对日元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上。可见,改革仍集中于银行间市场。

  上海某外资银行交易员告诉记者,对于即将推出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由于此前的关注度不够,市场尚需要一些时间来熟悉。

  银行仍是两笔交易

  各大银行机构是本次改革最主要的执行者。今日正式启动人民币对日元直兑后,银行内部管理的调整,也是关乎中日货币直接交易进展的重要一环。

  某国有大行外汇交易主管表示,人员方面,该行将在西方七国集团(G7)货币团队基础上作些微调,但不会安排单独部门。

  兴业银行资深贵金属分析师蒋舒也认为,人民币直兑日元在信息层面上不会有问题,多数是平日常规业务。不过,从已实现直兑的林吉特和卢布情况来看,做市商报价的点差依旧较大。预计日元基础会好于此,流动性有望逐渐增大。

  招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指出,此前中日货币的交易报价,需通过美元去套算。尽管现在两者已被允许直接交易,但在银行内部,还是会将两者拆分成人民币对美元、美元对日元去实际操作。

  赵庆明表示,6月1日开始,银行与非金融机构之间将实现直兑;但在银行后台操作层面,初期还会存在对美元的“路径依赖”,而这也是一种定价惯性。

  互为货币锚的三大障碍

  按照外汇交易中心的说法,6月1日起,将鼓励市场成员对人民币兑日元柜台交易直接平盘,以形成不经美元套算的直接汇率。交易中心方面,今日起也将通过做市商直接询价的方式,得出每日的人民币对日元中间价。

  这样看来,人民币与日元互为“货币锚”将可实现。不过,市场人士认为这方面仍存在三大障碍。

  赵庆明认为,障碍之一是两者的交易时间和区域限制。日元作为国际三大货币之一,每天24小时都有交易。而人民币目前只有“8小时交易”,仍属于区域型交易货币。据介绍,目前我国境内人民币汇市早盘始于9点半,收盘是16点半,真正的交易时间仅有7个小时。

  障碍之二是交易量的限制。我国目前外汇交易都是基于实需原则,即来自企业的客盘需求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交易实现兑换。银行间汇市,也只是零售市场的补充。实际上,国内与日本企业间的外汇结算,相当一部分仍为美元。

  最后,人民币与日元“互锚”的限制,还来自于两国不同的诉求。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对记者称,对日本企业而言,人民币直兑日元开闸,相当于其高附加值产业链可以更便捷地在中国寻找平台;相反,中国制造“输出”日本,既有产业结构的限制,又有利润率较低的弊端。

  年省30亿美元之说似夸大

  有专家认为,人民币与日元开通直接交易,将能省下每年约30亿美元的手续费。但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银行在相关兑换中收取的手续费用,一般在0.1%~0.2%之间。因此,上述说法似有夸大之嫌。

  日本独资三菱丽阳高分子材料(南通)有限公司事务部长西山尚,对这一手续费比例表示了肯定。据西山先生介绍,公司每年的人民币与日元汇兑业务量在5亿日元(约合4041万元人民币)左右,包括从日本购买设备及原材料等。此次货币直兑,将会增加公司业务的便利程度。

  公开统计显示,2011年中日贸易额约为3449亿美元,同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量达到292.8亿元人民币。对此,招行分析师刘东亮表示,3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中日总贸易额的1%,银行不可能拥有这么高的利润,企业也无法认可。而且上述3449亿美元当中,约有六七成本来就是美元结算部分,完全不涉及多增手续费的问题。

  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按照0.2%的手续费评估,上述1380亿美元的纯日元结算部分(总额的四成),每年将最多能节省约2.76亿美元的手续费。

  谭雅玲指出,单纯讨论数量,不如仔细分析一下两国贸易背后的“质量”。可以说,提高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是核心问题。这需要政府各级部门实实在在的支持,而非讨论手续费能节省多少。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焦 点
   第A006版:焦 点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舆 情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信托发行屡现秒杀 第三方平台喊缺货
机构新闻
人民币直兑日元开闸 机构做多动力不足
“渡边太太”难以兴风作浪
信息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