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8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清盘浮动费率两大禁忌解除 基金产品创新全面开花

2013-08-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方丽 杨磊
  数据来源:天相投顾 杨磊/制表 翟超/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杨磊

  以往基金产品设计中,清盘和浮动费率是产品设计的两大禁忌,但这两大禁忌在2013年均被突破。

  基金产品创新空间被打开,主动清盘基金、浮动费率基金、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黄金ETF、定期支付基金等基金创新产品已经推出,多空分级基金等产品创新即将推出,基金产品创新全面开花。

  不过,这些创新产品推出后是否能“结出好果实”还有待观察,需要从产品规模、能否给投资者带来盈利、后续产品情况和给基金公司带来的回报等诸多方面来衡量,还要市场多方努力才能结出好果实。

  首只主动清盘基金推出

  国内公募基金业一直将清盘视为大忌,1998年首只公募基金发行以来没有一只基金进行过清盘,只有一些基金到期转型的案例。在2007年到2012年的多轮基金业创新大潮中,没有一家基金公司产品提出过清盘。

  即使是《基金法》中规定,公募基金的单位净值连续60个交易日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数量低于200人,达到清盘线,但仍然没有一只基金遭遇清盘。

  近期,融通基金公司推出的融通通泽一年目标触发式基金合同里设定了主动清盘条款,打破了基金产品设计上的清盘禁忌。除了这只产品以外,融通基金公司还上报了5只此类产品,未来将有更多主动清盘基金出现。

  “连主动清盘基金都能够设计出来,那么基金产品设计中已经没有什么真正的禁忌了,我们可以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尝试找出更加适合国内市场的基金产品!”广东一家基金公司产品设计总监说。

  据基金合同显示,融通通泽一年目标触发式基金设立了两个主动清盘触发条款,一是“到点触发”,基金在1年运作期内如果累计净值连续3个工作日不低于1.1元,就提前清盘;二是“到期触发”,基金成立后封闭运作1年,若1年内未触发提前清盘条件,则在1年到期后变现。

  据一位业内人士解读,所谓主动清盘机制设置,实际上就是为投资者止盈,将收益及时落袋为安。而封闭期1年则防止投资者获取少许收益即提前赎回的小富即安行为带来的高额频繁交易成本。

  不过,也有人士表示,这类产品在国内专户产品中也有先例,而且和专户产品的思路比较一致。因此,这只产品更要求绝对回报,和公募基金的相对回报截然不同,这是这只产品的最大创新。

  融通基金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因融通通泽是追求绝对收益,因此对投资人员的要求与传统的相对业绩排名不同,将投资人员为投资者创造的绝对价值与投资人员的激励联系起来,避免了相对排名模式下“赚排名不赚钱”的情况。融通基金总经理助理陈晓生也表示,目前已经研究出了一套考核体系,也会随着实际运作进行修正。

  浮动费率批量出现

  此前,浮动费率也是国内基金业产品创新的禁忌之一。2003年到2012年之间,尽管也有一些基金在固定管理费费率基础上,推出过一些变化,但都不是真正的浮动管理费率制基金。博时价值等基金推出过价值增长线,低于价值增长线不收取管理费,大成优选在固定费率基础上提出了激励和补偿机制。

  业内专家分析,此前基金公司推出的管理费变动,都还只是固定管理费费率略有变动,没有真正采取浮动的管理费费率,和海外一些主流的浮动管理费费率结构有很大的差异。

  从今年5月份开始,富国、中欧等基金公司率先试水浮动管理费率制度,目前,诺安、融通等也在实行浮动费率。例如诺安稳固收益一年定期开放债基浮动费率具体方法为:若基金回报未超过4%,则不收取管理费;收益在4%~5.5%之间管理费为0.3%;5.5%~7%时收取0.7%的管理费;若基金业绩超过7%,则最高收取1%的封顶费率。

  融通通泽在一年到期清盘时,当基金净值大于等于1.1元时,按照2%来计提管理费,当净值在1.03元以下时,不收取管理费,当净值在1.03元到1.1元之间,动态调整管理费费率。

  随着浮动费率设计的种类越来越多,基金产品设计中,浮动费率已经成为一个产品设计的重要备选方案,而不再是以往那种很难实现的产品创新。

  此外、定期支付基金、多空分级基金、黄金ETF、债券ETF等带有创新意义的产品已经或即将推出,大大丰富了基金的产品类型,再加上主动清盘基金、浮动费率基金,使得2013年以来基金产品创新进入全面开花时期。

  能否“结出好果实”?

  今年以来基金产品创新进入全面开花阶段,产品创新能否“结出好果实”,其实比创新本身更为重要。

  衡量一只基金创新是否成功或“结出好果实”主要有四大衡量角度,包括创新基金资产规模,能否给投资者带来盈利,后续基金业产品推出情况和给基金公司带来的回报。

  一般来说,创新基金产品的资产规模越大,受众也就越大,也就是一个更成功的产品创新。但同时也要能给投资者带来盈利,有的创新基金产品尽管发行规模很大,但很快把持有人套住并且不能赎回,这种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盈利的创新产品也不是成功的创新。

  一个成功的创新基金产品还要有生命力。生命力除了体现在资产规模和持有人受众多少,还要看后续还有多少基金公司学习这种创新产品,推出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推出产品数量和规模越多越成功。

  最后还要看给基金公司本身带来的盈利、知名度等方面的回报。

  今年新推出的创新产品数量比较少,还很难看出这些创新是否“结出好果实”,几年前推出的创新产品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来衡量创新是否成功。

  例如,从2010年开始出现的带有杠杆份额可配对转换指数分级基金,这类产品推出3年后,同类基金产品数量已经超过了30只,产品的规模也比较大,最大已经超过了250亿份,也有大批投资者参与交易,投资中有盈利的也有亏损的,但这类产品已经逐渐发展成交易所市场主流的产品。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广 告
   第A006版:券商研究所大手术
   第A007版:银 行
   第A008版:市 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专 题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数 据
   第C003版:行 情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
清盘浮动费率两大禁忌解除 基金产品创新全面开花
股东积极主义:共同基金新趋势?
基金公司比拼产品创新 设计团队人手倍增
国内基金创新 充分借鉴海外经验

2013-08-05

聚 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