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10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可转债隐含认沽权利 中行转债攻守兼备

2013-10-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方锐
  中行转债K线走势图 (翟超/制图)

  编者按:9月中旬重工转债的爆发,让不少投资者领略到可转债的赚钱魅力。近日,工行、中行、民生分别发布了可转债结果公告,更是引发市场对可转债投资的极大关注。本文作者以中行转债为例,首次提出无论中行正股股价如何涨跌,中行转债在不加杠杆的情况下收益率均高于中行正股(以2016年的转股价为计算基础)的观点,同时首次提出可转债(特别是大盘蓝筹转债)在事实上隐含一项“认沽权利”和中行转债面临无风险的投资机遇等观点,值得投资者借鉴和分享。

    

  股票投资由于其永无到期期限、无保本性、价格波动大等特点,而令很多投资者不敢轻易介入。幸运的是,内地资本市场并非仅有股票可以投资,债券作为一类低风险的投资品种理所当然不可忽略,其中可转换债券因具进可攻退可守的特点而不失为投资佳品,目前的中行转债(113001)即为一例。

  中行转债到期收益率

  中行转债是2010年6月2日发行的,将于2016年6月2日到期,目前距离到期日还剩2年零8个月。中转2013年9月30日收盘价为100.4元,未来两年中行转债的利息分别为1.4%(2014年6月2付息日)、1.7%(2015年6月2日付息),到2016年6月2日转债到期时,中国银行将以可转债票面面值的106%(含当期利息)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这就意味着,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以目前价位(100.4元)买入中行转债,假设在到期前没有转股,则其年化复合收益率为3.16%(即复利收益率);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由于存在20%的债券利息所得税,因此需要适当的避税措施:假设其在到期前没有转股,如果直接持有到到期日等待中国银行赎回,则名义上106元的赎回价,投资者扣税后只能得到104.8元,而如果选择在转债到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卖出,则到时候的市场价会在105.85元左右(可转债一般在到期前的半个月停止交易,考虑无风险收益率,折让0.15元,机构投资者即会进场买入)。因此,个人投资者可以获得(1.4+1.7)*0.8+105.85=108.33元,折合年化复合收益率为2.9%(持有期比机构投资者少半个月)。综合而言,投资者以目前价位买入中行转债并持有到期(或于最后一个交易日卖出)大约可以获得年化3%的投资收益率(以下分析不计债券利息所得税)。

  中行转债转股溢价率

  所谓可转换债券,其本身除了具备债券性质外,还附加了一个认购权证的条款。中行转债当前转股价为2.82元,中国银行(601988)9月30日的收盘价为2.78元,中行正股价格相对转股价折价约1.4%,中行转债相对于中行正股的转股溢价率约1.8%(100.4÷2.78/2.82)。在未来2.67年里,持有中行转债的投资者在到期前还将获得3.1元的利息,这足以对冲掉转债相对于正股1.8%的溢价(目前大约溢价2元)。

  中行转债与正股之优劣

  笔者预计2013年中行每股收益约为0.56元,中行目前的派息率(分红率)为35%,因此2014年的每股分红(2013年年度分红)可能会为0.196元。假设未来两年中国银行的净利润每年增幅为5%,派息率不变,则2015年与2016年的现金分红分别为0.206和0.216元。根据中行转债的条款约定,中国银行每年在分红(包括现金、送股、配股等)时,中行转债的转股价也都要做相应的调整。下面笔者分中行上涨与下跌两种情况做个测算:

  第一种情况,中行股价上涨。假设2016年5月30日时,中国银行的股价比现价高出10%,即为3.06元(2.78*1.1),则中国银行算上分红的复权价为3.68元,累计收益率为32.4%。再看转债的情况,按照上述假设,到2016年5月底时,中行转债的转股价为2.2元,由于存在转债转换成正股套利的可能,比如买入中行转债的同时融券卖出中行正股,第二日再将中行转债转成中行正股还券,所以中行转债持对中行正股持续大幅度的折价是不可能的。据此,我们假设此时中行转债处于转股平价的状态,此时中行正股相对中行转债的转股价溢价39.1%(3.06/2.2),因此中行转债此时的债券价格为139.1元,再加上2014与2015年度的利息,复权价为142.2元,投资收益率为:142.2/100.4=41.6%。在假设中国银行价格上涨20%的情况下,同理可得,中行复权后的累计收益率为42.1%,而中行转债复权后的累计收益率为54.1%,可见,在中行上涨的情况下,中行转债的收益率是超过中行正股的。

  第二种情况,中国银行股价下跌。假设中行正股股价在2016年5月底时比现价下跌20%,则中行复权后的累计收益率为2.23%,此时如果按照转债转股平价计算,中行转债价格应为101.1元。但是由于中行转债此时已经十分接近到期日,因此中转投资者可以选择到期收回本息或者在二级市场直接卖出,复权后累计收益率为8.66%。若中行股价下跌30%,则中行正股复权后累计收益率为-7.8%,中行转债累计收益率依然为8.66%(原因同上)。

  由此可见,中行股价上涨时,中行转债涨幅大于中行;中行股价大幅下跌时,中行转债的跌幅却会远小于中行。因此,无论中行股价如何变动,中行转债均优于中行正股的表现,攻守两相宜(见下表)。

中行股价涨跌幅10%20%-20%-30%
中行正股累计收益率32.4%42.1%2.23%-7.8%
中转累计收益率41.6%54.1%8.66%8.66%

  有一点值得注意,当中国银行股价大幅上涨至其转股价的130%,且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在130%以上时,中国银行可能会发出强制赎回的公告,不过此时中行转债的投资者如果继续看好中行,只需把中行转债换成中行正股即可。如果不再看好中行正股,则可以直接卖出。此时中转转债的累计收益率依然是大于中行正股的。

  隐含价值:认沽权利

  中行转债实际上还存在一项隐含价值——隐含认沽权利。每一张中行转债除了包含一份认购权利以外,实质上还隐含了一份“认沽权利”。比如2.67年以后,假如当时的中行正股已经大幅下跌,但中行转债却非常确定地取得了年化约3%的收益率。试想,如果到时候中国银行大幅下跌,那么多数公司的股票,特别是金融等大盘蓝筹股也很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下跌。此时转债的投资者完全可以从容卖出转债,以更加便宜的价格买入中行正股或其他看好的股票。这相当于在事实上行使了一份“认沽权利”。实际上,在未来的2.67年里,只要心仪的股票出现大幅下跌,中行转债的投资者随时都可以行使这一“认沽权利”——只要转债的跌幅远小于目标股票即可。

  正回购加杠杆

  从2012年5月21日起,上交所允许可转债进行质押式回购(同年12月,深交所也允许可转债进行质押式回购)。因此,可转债可以通过正回购实现“加杠杆”。2013年9月30日,上交所规定中行转债的折算率为0.71。保守起见,如果按照0.66的折算率估计(上交所规定标准券使用率为90%),市价100万元的中行转债(注意不是面值)通过正回购交易大约可以额外增加价值145万元的周转,也就是说,中行转债通过正回购交易可以额外增加约1.45倍的“杠杆”。

  如果通过“1天”期(204001)正回购连续操作,目前年化资金成本大约为3%。按照笔者的预计,2013年中行每股收益约为0.56元,假设此后3年每年增长5%,每年派息率为35%。到2016年5月时,中国银行的每股收益约为0.65元,每股现金分红约为0.228元,每股净资产约为4.6元。中行转债每股转股价为2.2元(假设中行2015年年度分红除权在次年5月前完成),如果此时市场给予中行正股5倍的动态市盈率,则股价为3.25元(动态市净率约为0.71倍)。对应中行转债的价格为147.7元(转股平价),加利息后的复权价为150.8元,则中转累计收益率为50.2%,年化收益率为16.46%(2.67年)。由于杠杆部分的资金成本为3%,因此中行转债加1.45倍杠杆后的年化收益率为36%。与此比较,同期中行正股的年化收益率仅为13.2%。

  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当中行正股股价持续超过转股价30%以上时(此时中行转债价格会在130元以上),中国银行可能会发出强制赎回的公告,赎回价为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此时中行转债的持有人必须将中行转债转为正股或直接卖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行转债的累计收益率(包括加杠杆后),但不一定影响其年化收益率。

  加杠杆后,如果正股大跌,是否会减少中行转债的收益率呢?假如中行到2016年5月时下跌,比如股价仅为2元(动态市盈率3.1倍),累计收益率为-5.8%,年化收益率-2.21%,而基于债性因素,中行转债的累计收益率为8.66%(详见上文),年化收益率3.1%,由于通过正回购加杠杆部分的资金成本约为3%,因此杠杆部分的收益与成本完全抵消,所以加杠杆后的中行转债年化收益率依然为3.16%。

  可见通过质押式正回购加杠杆后,无论中行正股上涨还是下跌,中行转债的年化收益率都远超中行正股(见下表)。

中行正股价格3.25元2元
中行正股年化收益率13.2%-2.21%
中行转债正回购后年化收益率36%3.16%

  中行促进转股动力

  由于中国银行今年年中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为9.28%,距银监会规定的9.5%尚有差距,因此中行具备促进转债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动力。实际上,在今年的3月26日,中国银行股东大会通过了下调转债转股价的动议,主动将转股价一次性由3.44元下调到2.99元,下调后的转股价非常接近中行2012年度的每股净资产(2.95元),这充分说明了管理层有促进转债转股的动力与诚意。

  综上所述,中行转债在保证至少3%的年化收益率基础上,通过质押式正回购加杠杆,可以实现年化36%甚至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且不论中行正股上涨还是下跌,中行转债均可以跑赢正股,甚至远远跑赢,堪称难得的攻守两相宜的投资标的。 (作者系职业投资人)

发表评论:

财苑热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北斗产业迎政策机遇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基 金
   第A006版:要 闻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行 情
   第A012版:深 港
   第A013版:市 场
   第A014版:动 向
   第A015版:期 货
   第A016版:个 股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可转债隐含认沽权利 中行转债攻守兼备
“中国式”可转债合约条款解读
什么是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

2013-10-10

动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