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A股任性 银行理财产品出招留客流动性无忧,发行时间延长 2014-12-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股市回暖,各路资金正从其它领域撤出流入股市,银行理财产品也有资金流出,这会不会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是到期赎回,中间一般不会发生提前赎回,不过对于当下正热推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从理论上讲存在流动性风险。此外,资金流失对新产品发行和收益率会有所影响。 “从我行情况来看,出现了申购理财资金增长变缓的情况,但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好,原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投资偏好较为固定,整体影响不大。”平安银行相关人员向记者表示。 现状: 募集时间延长 收益未降 海通证券发布报告分析认为,目前理财及信托投资股市资金占比极小,伴随着无风险利率下行以及理财监管政策的推进,一方面,针对私人银行及机构客户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市,在房市低迷的背景下,股市有望成为其风险配置的首选;另一方面,对于一般个人理财产品,除了以结构化产品优先级形式进入股市外,随着理财刚性兑付打破以及净值型产品取代预期收益型产品,理财产品的无风险收益将显著下降,从而驱动更多资金离开理财市场直接进入股市。 理财资金流失已是定局,被寄予银行理财转型厚望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受到的流动性影响比较大。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股市刚刚转好,净值型理财产品还只能在指定的时间申购赎回,尚看不出影响多大。 比如平安银行今年首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第一次开放日是12月1日,该行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申购赎回还在正常范围内。 “随着股市的持续走牛,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肯定会有。”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向记者表示。 在现阶段,股市走强对银行理财产品整体的影响已经显现,首先就表现在新产品的募集时间延长。 “银行理财门庭冷落啊,昨天发行的产品,今天竟然还能任我选择,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是不是都把钱投股市了呀!”记者在某银行网点随访的一位女士表示。 “是有些不好卖,比如现在发的一款3个月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5.4%产品,还差5、6个小时结束募集,但差不多还有四分之一额度未满,过去发行虽然不能说‘秒杀’,但基本一上午都能卖完。那些低于5%收益的产品估计更难发了。”一位理财客户经理说。 不过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理财客户经理表示新产品发行虽然不如以往火热,但是整体上感觉客户数量还比较稳定,因为几年来很多客户已经习惯于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个稳健性配置对象,而且通常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型,在股市回暖初期,很多银行理财客户并不会把全部理财资金转移到股市。 此外,由于降息及社会无风险利率降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正处于下降通道,但股市回暖推延了收益率下降时间。据普益财富研究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连续4周没有下降,最近一周还上升12个基点。 对策: 提高收益率 面对理财资金的流失,银行并没有坐以待毙。 “银行理财产品以优先级参与信托或资管产品为股票投资者配资的案例可能会增多,另外新股申购或定向增发也可能是理财产品的参与方向。”方瑞表示。 除了那些权益类银行理财资金“绕道”进入股市外,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也采取提高收益率、推短期理财等方式挽留客户。比如建行北京分行最近就上调了该行王牌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乾元—日鑫月溢”收益率。另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上周,1个月至3个月期理财产品发行447款,较上期增加35款;3个月至6个月期理财产品227款,较上期减少5款。 “未来,平安银行将持续关注宏观经济数据、股债及外汇等市场的实时动向,抓住市场波动机会,获取合理收益,管理好客户的理财产品,实现客户财富保值增值。”平安银行在回复记者采访时表示。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