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投资担纲:稳增长路径现实之选 2012-06-0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周荣祥
证券时报记者 周荣祥 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中国政府不会推出类似“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措施,但即便如此,政府仍需要采取一些经济刺激措施来稳定经济运行,相关行业也有望从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专家分析认为,通过“家电下乡”冀望于提振消费的刺激措施可能不会再取得2008年那样的效果;受益于投资规模的适度扩大,一些基础性行业譬如钢铁、水泥可能短期迎来利好;而一些投资可能放大的领域譬如节能环保、高铁等则将迎来最直接的利好。 家电刺激效果弱化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刺激国内消费增长,国务院率先以家电作为突破口,先后启动了“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并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家电行业的消费。这次稳增长,政府同样对此寄予了厚望,但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最终效果可能并不会如上次明显。 5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并研究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根据安排,此次家电节能补贴计划在一年内安排补贴265亿元,力度大于上次的“家电下乡”。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家荣表示,此次节能家电补贴大约能撬动4500亿元的市场。 虽然补贴金额较大,但刺激效果可能反而不如上一轮。2008年的刺激事实上也透支了未来几年的消费。 知名家电观察家于清教表示,短期来看,中国家电产业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已经没有,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的推出只能是在短期内阻止这种下滑势头,但并不能带来大幅度增长。 事实上,市场对此也作出了判断。在政策出台当日,家电股普遍大幅上涨,但很快集体回落,“一日游”行情显示出市场对于政策刺激的信心不足。类似的同样也包括汽车行业,本次政策也包含“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但汽车行业同样也处于一个下降周期。说到底,无论是家电还是汽车消费,任何通过政策刺激消费的行为只能提振一时,而且从长远来看,消费补贴行为还透支了未来的消费,使得未来的消费增长更加乏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和汽车消费逐渐退潮之后,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消费开始明显力不从心,并持续萎缩。因此,短期而言,如果要稳增长,还是需要投资来担当重任。 投资扩大结构有变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提出,要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在“稳增长”号角吹响后,发改委明显加大了重大项目的审批速度。通过对已批项目观察,本次投资主要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领域,而非上一轮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中金公司发布的报告称,发改委核准项目中,以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为主,基建项目近期亦有所提速。据统计,发改委今年共审批通过1263个项目,除882个海外和以工代赈项目外,公用事业项目占比高达78.8%,信息服务占比11.3%。公用事业板块中,风电项目占比42.3%,水电项目占比28.8%,水电项目获批规模较去年明显提速。 根据以往路径,水泥、钢铁、机械等基础行业将会率先受益于投资的拉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无论是钢铁、还是水泥都是一个过剩的行业,而本轮投资扩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一些投资计划提前,而非新增,因此从根本上,这些行业可能短期内会受到提振,但长期来看,仍然会受累于产能过剩的瓶颈。 专家指出,一些历史欠账较多的领域譬如水利,以及节能环保等事关经济结构转型的领域将会从本轮稳增长中切实受益。财政部日前宣布,今年中央将合计安排1700亿资金推进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时,国务院刚刚通过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节能环保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之首,要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民生证券分析师陈龙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犹在的背景下,中央财政继续扩大对节能环保行业的投入和支持,充分表明了国家深化经济改革的决心。在政策对节能环保的大力支持下,该行业有望率先兑现业绩并引领整体经济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铁路基建也将从此次稳增长中获得实惠。光大证券发布的报告认为,目前开始到年底,铁路投资有望迎来报复性反弹。民生证券相关报告则认为,去年银行对铁道部承诺的意向授信规模超过2万亿,保障了铁路建设的资金需求,随着投资拉动需求的再次提出,今年的铁路投资将很可能超预期。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