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贵金属缓慢下行 金银比值上升空间有限 2013-08-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朱春明
从2011年9月份开始,贵金属开始进入熊市周期,金银比值也从最低31.53上涨至67.28。我们预期,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的预期已在行情中得以提前反映,后市贵金属将进入相对更缓慢的下跌周期,金银比值有望冲高回落。 货币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差异,决定了金银比值的不稳定性。尽管黄金和白银已经不再是货币,但其货币五大职能中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职能依旧存在,这使得黄金和白银均具有贵金属特征,即同时兼有部分货币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 在贵金属受追捧的不同周期里,由于黄金和白银的稀缺性以及历史上货币属性不同,金银比值常常发生剧烈变化。从商品属性来看,白银工业用途要多于黄金,因此白银的工业属性要强于黄金,从而使得白银在下跌周期中,工业需求支撑更为显著,这同样使得金银比值更富于变化。 通常,在贵金属上涨周期的前半期(温和上涨阶段),投资者对投资与投机需求才刚开始,黄金依旧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黄金的涨幅会高于白银,从而,金银比值逐渐上升;当贵金属发展至上涨的后半期(狂热上涨阶段),投资者对于贵金属的投资与投机需求更高,黄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大量投资者买入白银作为黄金的替代品,这样,白银涨幅要高于黄金,从而,金银比值逐渐回落。 相反,在贵金属下跌的前半期(恐慌下跌阶段),投资者已经意识到泡沫化较为严重,而白银价值含量相对较低,首先成为抛售的对象,白银跌幅大于黄金,从而金银比值上升;当贵金属行情发展至下跌周期的后半期(缓慢下跌阶段),由于白银的工业属性更强,并且长期的熊市使得投资者对黄金的热情也降温,白银变得相对抗跌,而黄金表现则更弱,从而金银比值有回落趋势。 金银比值强弱关系贯穿在贵金属上涨和下跌的每个阶段,从而这使得金银比值周期要短于贵金属周期。在过去的历史行情里,可以得到验证。 贵金属步入熊市,白银跌幅远超黄金,金银比值上升。从2011年9月份开始,贵金属终结了此前的牛市周期,黄金从1922美元/盎司,跌至今年6月底的1180美元/盎司,下跌742美元/盎司,跌幅超过38.61%,显然,贵金属已经进入熊市周期;同样,白银从最高值49.50美元/盎司跌至今年6月底的18.50美元/盎司,下跌31美元/盎司,跌幅达到62.63%。白银的跌幅远超黄金跌幅。金银比值也从最低31.53上涨至67.28,累计最高涨幅达到113.38%。 在过去10多年的贵金属牛市周期中,特别是美国进入QE周期以来,贵金属进入上涨的狂热阶段,白银累计涨幅过高,因此,2011年9月至今,贵金属泡沫破裂后,贵金属进入挤泡沫的阶段,白银泡沫程度要远高于黄金,因此,白银的跌幅也远大于黄金,从而金银比值不断上升。 贵金属进入熊市后半期,金银比值上升空间有限,或逐渐回落。由于美国QE退出在即,美国最终将进入漫长的加息周期,未来贵金属并不被看好,我们认为,未来金银比值继续上升的空间相对有限,并且有逐步回落可能性更大。其理由主要有:第一、经过2年的挤泡沫过程,目前白银的泡沫程度已经大幅下降;第二、目前市场对美联储退出QE已经有所预期,美联储的前瞻指引对市场影响非常显著,今年4~6月份恐慌性的下跌已经兑现了大部分的负面冲击;第三、与黄金相比,白银的货币属性更弱,但商品属性更强,尤其是白银工业用途广泛,随着白银价格的下跌,白银工业需求将更为旺盛,从而也使得白银更为抗跌。(作者系平安期货分析师)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