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地主情结和现代意识 2013-08-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木木
【缘木求鱼】 个人做事涉及公共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不能“开弓没有回头箭”般地硬来。
本人住处的楼下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中心”花园。该花园是和居民楼一起建成交付使用的,不过,“她”就这么很“神气”地在人们的俯视下“臭美”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来,大概是觉得偌大的一片空地闲在那里过于可惜了吧,不知何人,“偷偷”在花园边缘的草地上栽了两棵香椿树。 此位“先贤”之举,似乎颇具醍醐灌顶的功力与磁场效应,此后,香椿树们就陆陆续续连成了好大一片树荫,浑然天成般形成一道新的景观。每逢春天,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时节,便不时会有居民俯仰于香椿树下,好一幅“小蜜蜂辛勤劳作”的美好画卷。再后来,樱桃树、核桃树、枣树以及一些目前还看不出来是什么的树木也慢慢多起来;更有人搭了架子,种上了最擅“顺杆爬”的丝瓜,还有枝蔓四处乱爬、能把黄杨缠死的南瓜之类的瓜类作物。 花园终于完成了向菜园、果园的嬗变之旅。 本人的这些邻居们都是文人,但从其表现看,骨子里还是很有一些“地主情结”的,看到“公家”的地“闲”在那里,就很难控制住内心的“原始”冲动,总想“据为己有”,总要想方设法在上面种点儿自家的东西;凡事自己合适即可,而不管是否会影响公共利益、影响其他人,甚至也不会考虑是否违规、违法。 这种“地主情结”大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个表征吧。这种情结,不但深入人心,而且许多时候还表现得相当执拗、相当有韧劲儿。 在公共花园里种点儿瓜果,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是无足挂齿的小事,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和认识基础,即使在楼顶上整出一大片人造景观来,其实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与王林大师的“王府”比起来,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地主”的层次罢了。但现在却偏偏把张教授“抓出来”连续示众,实在是他点儿背,也难怪其虽嘴上讨饶却心有不忿了。不过,如果调整不好心态,估计张教授要一直愤愤然下去了,因为比他更“胡作非为”而又平安无事的家伙们,实在是多得数不过来。例子俯拾皆是,比如北京的小产权房、深圳的城中村问题,多年解决不了,想起来,大概哪一个都能让张教授委屈好一阵子。 “地主情结”不只普通老百姓有,许多政府部门的行为也深受其左右。比如,不知始于何时,许多党政机关的门口都时兴摆上一对儿石狮子、石老虎或者其他什么猛兽。摆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呢?过去旧社会的时候,地主家的门口都爱摆一对儿这种东西,威风,神气,老百姓从门前经过,自觉不自觉地就会矮了三分。现在是新社会,政府是人民政府,门口立俩狮子老虎,似乎有点儿不合适,因为实在是想不明白做什么用,是想吓唬什么人呢,还是要给什么人撑面子、壮胆色呢? 或许有人会说,摆那东西,就是随大流,没啥别的意思,就像别人种香椿,我也跟着种一样;而且,本来就是“我”的地盘,想摆点儿什么不行呢?也是,张教授当初估计也是这么个想法;也正因了这种想法,所以才让人怎么看怎么像刚从故纸堆中爬出来、浑身散发着腐臭味道的一个老地主。 现在是现代社会。生活在现代社会,就要有点儿现代意识;现代意识最重要的一个表征是什么呢?就是不能逞一己之私、一时之快,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尤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大多数人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不能“开弓没有回头箭”般地硬来,否则,就是要开历史的倒车。而从历史经验看,凡是开历史倒车的,别管早晚,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就像张教授的“空中花园”,终究免不了被拆的命运,是自己主动拆也好,还是城管强拆也好,总之是要拆掉的。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