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记者观察 ETF高频套利讲效率也要防风险 2013-08-2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木鱼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当大多数人买卖A股最少需要间隔一夜时,用一揽子股票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套利的投资者完成一次买卖全过程,只需要5秒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这就是ETF高频套利的效率,也是8月16日导致光大证券乌龙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证监会和光大证券公告信息显示,8月16日上午9点41分到11点02分进行了3次180ETF套利,每次金额不足200万元。按照正常的ETF套利时间来看,当11点05分光大证券自动套利系统发出巨量买入时,此前的3次套利已经完成。 快速的T+0高频套利让ETF交易者放松了警惕。完全系统自动生成委托订单、全部采用市价委托和对交易金额的基本无限制三大原因最终导致了光大证券的ETF高频套利变成了一次乌龙事件。 相关公告中显示,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光大证券瞬间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总价值234亿元,最后实际成交了72.7亿元。 如果当时光大证券自动生成的委托订单需要人工审核,如果当时光大证券所下的不是市价委托订单,而是一般的限价委托订单,如果当时系统设置了最高交易金额限制,那么决不会发生此次光大证券ETF套利乌龙事件。 归根结底,此次光大证券ETF套利乌龙实质是这套交易程序过于追求T+0高频套利的投资效率,追求更快地完成ETF套利,因此才出现了这种无审核无金额限制的系统自动下单,将上证180ETF成分股中的约80只股票打到了涨停的价格。 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的有参与ETF高频套利的投资者,首先必须解决系统缺陷问题,把风险控制和金额限制内置到系统中。 其次是改变市价委托的模式,这种交易模式在下单出现问题的时候,容易引发股票的巨幅波动。 最后是中国股市是否有必要限制ETF高频套利?例如投资者提交ETF申赎申请时,基金公司是不是可以不立即为投资者清算ETF份额,而是间隔1分钟或延后更长时间再实施交收。 从海外ETF发展情况来看,ETF申购赎回一般都是采取T+1日或T+2日交收,交收效率明显比国内的T+0日交收慢了很多。因此,相比而言,海外ETF交收方面的风险要比国内市场小很多。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