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安石获RQFII额度 海外大佬加快进军中国 2014-01-0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姚波
证券时报记者 姚波 随着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快速拓展,全球大牌资产管理公司直投中国内地股市和债市的进程正在加速。近日,伦敦RQFII终于落地,安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率先获得额度,这也是在除香港以外的海外市场上首家获得RQFII额度的机构。 与贝莱德、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先锋等大腕级资管公司相比,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安石。公开资料显示,安石由澳新银行集团的一个分支机构组建而来,1999年,才正式剥离成为独立的投资管理公司,距今不过十余年;2006年,安石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13年底,安石管理的集合基金、独立基金和结构性产品共计785亿美元,与全球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动辄成千上万亿美元的规模相比并不算多。 安石专门从事新兴市场投资,旗下的8只股票基金集中在巴西、土耳其、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同时投资了新兴市场多地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在权益投资方面,安石注重基本面和长期价值投资,这也正是监管层引入RQFII所看重的。2009年,安石获得QFII额度,并于2010年发行了美元计价的安石大中华基金。值得关注的是,安石还直接投资了国内基金公司股权,2013年初成立的中原英石基金,安石出资额占注册资本2亿元的49%。 显然,从其关注新兴市场的投资风格以及较早参与中国市场等因素来考虑,安石成为伦敦首家获得RQFII额度的公司也不足为奇。 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外资公司直投中国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去年,伦敦和新加坡两地分别获800亿元和500亿元RQFII额度。在伦敦RQFII额度破土后,其他伦敦和新加坡的资产管理公司获得额度也指日可待。据外媒报道,施罗德和安本资产管理公司也有可能在近期获得RQFII额度。 RQFII推广的大前提是人民币国际化。与QFII相比,RQFII在资本汇出和投资范围方面的限制较少,对大型海外机构的额度授予更加快捷。此外,大型海外投资机构长期投资理念的注入,也将给市场结构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