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话实说
“十二五”要让居民收入跑赢GDP
冯海宁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参与“十二五”规划调研的专家苏海南近日告诉记者,我国近10年,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如GDP,因此“十二五”规划将写入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

  居民收入增长写入“十二五”规划,这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收入分配不公,这不但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增长,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目前中国居民基尼系数已超过0.45的红色警戒线。

  在我看来,要实现收入增长,不但要有清晰量化的目标任务,而且要有奖惩制度作为保障;尤其要把居民收入增长纳入各级官员政绩考核表,改变今天的唯GDP主义;甚至有必要以收入分配考核取代GDP考核,不如此,不足以缩小社会收入分配这道裂痕。

  当前,尽管有的地方已将城乡居民收入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但所占比重并不高;尽管有的地方把居民收入作为评估GDP数据质量的一个方面,不过依然信奉的是GDP。工资增长幅度、劳动报酬占比、居民收入增长比率(包括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三个可量化的指标,并没有真正成为地方官员考核指标。因此,应将居民收入增长纳入政绩考核,并成为强制性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居民收入成为官员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某些地方为了达标可能会在统计数据中注水。因此,不但要建立科学的收入统计制度以避免“被增长”,还要鼓励各种民间研究机构进行收入调查;尤其是,必须要把民意调查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因为目前公布的各种收入统计数据,普遍遭遇民意质疑。

  需要指出的是,把居民收入增长纳入地方官员考核还不够,更高层面也要担当责任。这是因为,收入不公的根源在于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分配不合理,要增加居民收入,政府首先要“割肉”,其次是企业要“割肉”。而要让政府和企业“割肉”,需要宏观层面的改革,一方面是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打破垄断来实现,另一方面要增加普通居民话语权。

  改革多年来,社会财富分配多流向于政府和企业,普通居民真正享受的改革发展成果远远低于企业和政府,因此,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似乎还不是最理想的规划设计。在我看来,只有让居民收入跑赢GDP增长,才能弥补改革多年来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欠账。即使GDP增长放缓,居民收入增长也不能放缓,因为民富才能国强。

  有报道称,“十二五”规划有望定调“民富五年”。这对于当下中国而言,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因为重大利益调整,要触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这场变革由于触及既得利益群体的奶酪,必然阻力重重,注定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硬仗,这既需要改革智慧,也需要改革勇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