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无人凭吊的报刊亭 2014-08-1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贾壮
【贾语村言】敬惜字纸是种非常美妙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会因为文化高低存在区别。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在一个小县城念高中。在少得可怜的课余时间里,很喜欢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县城里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店里的书开架摆放,除了没有座位,跟图书馆区别不大,穷学生可以占到高雅的便宜;另一个是邮政局的书报柜台,在那里能买到心爱的《读者》杂志,这本杂志当时还是月刊,但我几乎每天中午都会去看看有没有来新的,每当拿到新刊,总是不舍得一下子看完,因为下一期要等很久。 敬惜字纸是种非常美妙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会因为文化高低存在区别。据说宋代的司马光爱书如命,为了保护书籍,专门做了一块板子,看书时将书放在板子上,以减少手与书的接触。我的母亲目不识丁,可她对书籍也有天然的敬畏,随便捡到一张有字的纸,都要小心地收拾起来,待我回来看看是否重要。不知道生活在电子时代的人们,对于印在纸上的铅字,是否还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记得上大学时,《体坛周报》盛极一时,出报当日,需要早早去报摊等候才有可能买到。有个大学同学立志经商致富,大学四年一期不落地购买《中国经营报》,一字不漏地从头读到尾,毕业时报纸已堆满了床铺。书店和报摊是文化产品的零售终端,售卖文化产品的摊贩,总给人一种亲近感。书报是文化产业的根基,书店和报摊对于产业繁荣是有贡献的。 知识、文化和思想需要一个物理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载体总是要发生变化,就像布帛纸张取代竹简一样,电子载体取代纸张、电商渠道取代实体店面乃大势所趋。只是,寄托于书籍和报纸上的微妙感觉,传统售卖渠道中的中小业者,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冲击,更多是扮演一种悲情角色。 文化产业传统业者的悲情,在好莱坞电影《电子情书》中有很好的演绎。一家街角书店受到网络连锁书店的冲击而面临倒闭,女老板凯瑟琳·凯莉在网络上向男网友乔·福克斯倾诉衷肠,而她的这个男网友正是那家连锁书店的老板。网络上的友情已经升华为爱情,现实中的商业竞争关系却分出了胜负。当然,电影的结局是非常美好的,找到了大款丈夫,凯瑟琳的生计不会存在问题,只是千千万万的街角书店恐怕难逃厄运了。 在新的业态和渠道的冲击下,传统业态已被冲得七零八落。在纸质媒体的黄金十年,各地的报刊亭如雨后春笋。以北京为例,1999年以前有1000多个散报摊,1999年北京市政府开展“为老百姓办实事”项目,报刊亭建设列入其中,奥运期间报刊亭数量达到了高峰,总共约有2500个。这个数字,可能再也无法突破了。我曾经为了买一期发行量上百万份的报纸,在北京走遍了方圆几公里的报摊,竟然一无所获。随着纸质媒体发行量的下降,报刊亭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售卖报刊,除了多了几份拥有惊艳明星照片的时尚刊物之外,报刊亭跟杂货店没啥区别。非常遗憾,报刊亭身上的文化印记基本消失了。 从这个角度看,似乎不难理解北京朝阳区72家被强拆报刊亭的命运。据报道,日前北京有72座报刊亭被强制拆除,而且速度快如闪电,中午口头通知,深夜就来人拆除,没有给亭主任何文件依据,也没有说明缘由。网络上流传的拆除现场照片显示,执法过程中有些冲突,亭主如果反抗,就会被拘留。 执法部门强拆报刊亭,当然不是为了让产能过剩的文化市场尽快出清,而是从规范市容市貌角度出发。朝阳区政府事后也否认拆除报刊亭,根据首都环境建设委有关要求和北京市报刊亭设置规范,朝阳区对部分区域的报刊亭集中开展整治工作,依法移改不符合设置规范报刊亭,其中改、移71处,规范1处。 看到这些报刊亭的遭遇,作为纸媒从业人员,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但听到朝阳区政府的解释,心里有了一些宽慰,不管报纸卖不卖得出去,72位报刊亭主的生计算是暂时保住了。另外还想借着纸媒从业人员的便利奉劝执法者,无论法律依据多么坚实,执法过程都要尽量柔和。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版导读:
发表评论:财苑热评: |